天文台料6至10月或有5至8個颱風襲港

人氣 50
標籤: ,

【大紀元2025年03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綜合報導)天文台(18日)舉行新聞簡報會指出,去年香港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全年平均氣溫達24.8度,較1991至2020年正常值高1.3度。天文台預測,6月至10月將有大約5至8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屬正常至偏多。

天文台台長陳栢緯引述世界氣象組織的資料指出,去年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過去十年亦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暖的十年。香港方面,由於全年共11個月較正常溫暖,當中4月及10月更出現破紀錄的月平均氣溫,去年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全年平均氣溫達24.8度,較1991至2020年正常值高1.3度,而全年平均最低氣溫22.8度及平均最高氣溫27.3度分別為有紀錄以來最高及第二高。

隨着氣候持續暖化,天文台預計本港今年全年平均氣溫會較正常高。

展望今年,天文台預計本港今年有機會於6月或之前踏入風季,10月或之後風季結束。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的熱帶氣旋數目為正常至偏多,約5至8個。

去年颱風「桃芝」與「萬宜」在11月襲港,被問及今年的颱風模式是否相似,陳栢緯回應,去年正值厄爾尼諾現象減弱的階段,風季結束時間會較晚,與預測相符。今年西部太平洋西側的海水溫度偏高,因此今年的颱風數量可能較多,風季或許會延後結束,10月之後仍有可能出現颱風。

雨量方面,本港全年雨量接近正常,介乎2,100至2,700毫米。儘管如此,香港仍有機會受暴雨和局部地區大雨影響,天文台提醒市民應為風雨季作好準備。隨着雨季來臨,天文台將加強天文台網頁及「我的天文台」流動應用程式上的雷達及衛星圖像服務。

128及256公里範圍的雷達圖像更新頻率會由現時每12分鐘加密至每6分鐘一次;64公里範圍除現時離海平面3公里高的降雨率圖像外,會增設2公里高的圖像,讓市民更好掌握大氣低層的降雨情況。

此外,天文台將於本週六(22日)及週日(23日)舉行開放日,並採用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攜手縮小預警差距」,設置展覽簡述天文台多年來與世界各地氣象部門的合作,以及介紹天文台如何應用科技提供各項服務。除了親身到場參觀外,亦可在3月22日推出的「香港天文台開放日2025」網頁透過虛擬導賞,了解天文台的工作及服務。

有傳聞日本可能將會出現大地震,陳栢緯回應指南海海槽每隔300至600年便會發生8級地震,天文台將持續監察全球地震動態並發布即時資訊,不會特別建議不去某處。至於對香港的影響,他提到有可能引發輕微海嘯。@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港精神病學生5年飆升1.4倍 學者:上網成癮影響身心健康
港搶包山決賽下月5日深夜舉行 200人今參加練習
護老者4成現抑鬱焦慮症狀 每6人有1人曾想輕生
港去年錄得365宗愛滋病病毒個案 連續9年下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