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編譯報導)人工智能(AI)正在重塑美國的醫療保健領域,全國數百家醫院正在使用日益複雜的計算機程序來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徵、標記緊急情況並觸發一步步的護理行動計劃,而這些工作以前都是由護士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員來完成的。這一趨勢已經引發了護理人員的抗議。
醫院表示,人工智能有助於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解決了職業倦怠和人手不足的問題。但護士工會認為,這種技術正在凌駕於護士的專業知識之上,並降低了病人接受護理的質量。
全國護士聯合會(National Nurses United)是美國最大的註冊護士工會,該工會護理工作主任米歇爾‧馬洪(Michelle Mahon)說:「 醫院一直在等待這一刻,即有一種看起來具有足夠合法性的東西來取代護士。整個這個生態系統旨在實現自動化、去技能化,並最終取代護理人員。」
馬洪的工會已經幫助全國各地的醫院組織了二十多場示威活動,爭取在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方面擁有發言權,也在當護士決定無視自動建議時免受紀律處分方面擁有發言權。
多年來,醫院一直在嘗試使用旨在改善護理質量和簡化成本的技術,現在則將醫療設備上的數據與電子醫療記錄聯繫起來,並進行分析,以預測醫療問題並指導護士的護理。但醫院中的人工智能可能會發出錯誤警報並給出危險建議。
芝加哥洛約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護理學院院長米歇爾‧柯林斯(Michelle Collins)指出,即使是最先進的技術也會漏掉護士經常注意到的跡象,比如患者的面部表情和氣味。但人也不是完美無缺的。
柯林斯說:「如果我們對此完全置之不理,那將是愚蠢的。我們應該接受它在增強我們的護理方面所能做的一切,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它不會取代人的因素。」
研究人工智能的護理專家說,這種程序可能適用於那些相對健康並積極主動接受護理的人。但這些並不是醫療系統中的大多數人。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護理學院副教授羅謝爾‧弗里茨(Roschelle Fritz)說:「在美國,重病患者占據了醫療保健的大部分,聊天機器人是否適合這些人,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報導)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