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16日訊】3月15日,中共軍隊忽然公布了當天在海南發生的戰機墜毀事故,速度之快實屬罕見。中共軍方很少公開此類事故,而且今年中共兩會剛剛結束,本該儘快掩蓋類似消息,中共軍方卻迅速公開承認,顯得不尋常,背後的原因恐怕不簡單。
墜毀的是殲-15還是殲-11?
中共軍方公布,3月15日13時30分許,南部戰區海軍一架戰鬥機在訓練時失事,墜毀於海南省臨高縣加來鎮附近。
中共海軍戰鬥機墜毀,外界首先想到的就是航母艦載機殲-15。山東號航母在海南三亞服役後,中共海軍在三亞附近的陵水建立了第二個艦載機基地。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墜毀的可能是殲-11。
殲-11不是航母艦載機,但中共海軍在海南北部的臨高確實還有另外一個航空兵基地,配屬了殲-11戰鬥機。中共軍方公布的飛機墜毀地點,就在海南臨高縣加來鎮附近,殲-11在基地附近訓練時墜毀,似乎也符合邏輯。
殲-15的訓練基地在海南南部,訓練中起飛後,一般應該飛出海岸線,朝南海飛行;若反向飛往內陸,恐怕不是中共航母艦載機現在要訓練的科目。航母艦載機可以執行對地空襲任務,但因為中共航母滑跳甲板的限制,以及殲-15自重過大,多次訓練中都僅掛載空對空導彈升空,並不具備空襲能力,殲-15訓練對地空襲並無現實意義。因此,中共駐海南的殲-15不應該向北飛到失事地點。

在海南島西南部的樂東,還有第三個空軍基地,原來也隸屬於中共海軍航空兵;但2023年,大部分中共海軍航空兵被劃歸中共空軍,該基地也在劃歸之列。該基地原來同時運營殲轟-7和殲-11,目前可能只剩下了殲轟-7。該基地不再屬於中共海軍,此次事故的公開信息明確,失事飛機隸屬於南部戰區海軍,因此墜毀事故應與該基地無關。
此時,中共空軍不一定願意看中共海軍的笑話。中共空軍運營著大多數的軍用飛機,事故實際比中共海軍更多,中共空軍每年摔的飛機大約一個半中隊、大致十幾架,這在早些年是內部公開的祕密。
2022年3月1日, 1架中共「運-8」反潛機在海南三亞西南海域失聯,疑似墜海,中共軍方突然宣布3日1至2日期間在南海演習,被認為試圖打撈失事飛機,但中共未正式承認。因事發地點與越南不遠,一名越南軍事記者將其曝光。
中共海軍的飛機要少得多,此次卻意外地迅速公開承認墜毀事故,還不顧中共兩會剛剛結束,恐怕與中共軍隊的內鬥不無關係。

中共海軍成內鬥的新漩渦?
仍然被停職檢查的苗華沒有在中共兩會現身。苗華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曾任中共海軍政委,據稱因為他沒有海軍的資歷,一開始遭到了冷遇;但隨後他大力扶植那些投靠自己的人,最終把海軍變成了他的地盤。現在他前途未卜,之前他提拔過的海軍將領們恐怕人人自危。此次被迅速公布的海軍飛機墜毀事件,更像是一次火上澆油的操作。
李尚福被罷免後,董軍從中共海軍司令任上被提拔為國防部長,但至今未能按例成為中共軍委委員,而且圍繞董軍的傳聞一直不斷。外界認為,苗華是董軍上位的背後推手,勉強得到了習近平的認可;但之後估計又被其他軍委委員阻擊。現在,苗華眼看自身難保,董軍的日子自然也不好過。
2017年,苗華卸任中共海軍政委,升任中共軍委委員、政治工作部主任,時任中共軍委辦公廳主任秦生祥接替了海軍政委一職,得到了上將軍銜,他2022年到齡退休。2024年,風傳秦生祥落馬,但至今沒有得到證實。
這些人都可以被看作是習近平在軍隊中扶植的人馬,如今都岌岌可危,火箭軍、軍委裝備部、各軍工企業之後,中共海軍似乎正成為內鬥的新漩渦。
2023年,傳聞中共潛艇失事;2024年,又傳聞中共潛艇在造船廠出事,至今中共都沒有公開相關信息。這一次,中共海軍飛機墜毀事件被迅速公布,實屬不一般,通報強調南部戰區海軍正在進行事故善後處置,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下一步就要看誰可能成為替罪羊,是僅拿低級別軍官頂事,還是向上牽連。無論何種結局,這一事故都可能在內部被拿出來說事,成為中共軍權爭奪的一個工具。
有內部爆料稱,習近平已失去軍權,張又俠實際掌控軍隊。此次墜機事件被迅速公開,到底是誰想利用來攪局,尚難預料。不過,此次事故的公開也令中共軍隊武器裝備的真實質量再次曝光。
3月7日,習近平在兩會期間參加軍隊代表團討論時稱,要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要開展「全過程專業化評估」,確保「質量託底、能力託底、廉潔託底」。
這段話真實暴露了中共軍隊武器質量、性能普遍缺乏驗證的真相,中共黨魁不託底,中共軍委不託底,各軍種、各戰區的將領誰也不託底。

殲-11的命運
近年來,中共不斷吹噓殲-20, 2024年又開始宣傳殲-35。然而,中共軍隊的第四代戰機仍是主力,數量最多的殲-10也被算作第四代戰機,但模仿Su-27的殲-11才真正讓中共開啟了第四代戰機之路。
1996年,中共從俄羅斯購買了Su-27戰鬥機,隨後開始在瀋陽建立生產線組裝,到2006年共組裝了105架,被稱為殲-11和殲-11A。之後國產化的殲-11B開始交付,並改用國產的渦扇-10發動機,但初期曾因性能可靠性差被停飛。
殲-11總計應生產了超過440架,實際是中共數量最多的第四代戰機。期間,殲-10輕型戰鬥機仍在大量生產;同時,中共又進口了Su-30,仿製了殲-16。如今,中共最先吹噓殲-20,然後吹噓殲-16,殲-10也會被提一下,但殲-11卻無人再提,估計已基本停產。
殲-11已經多年沒有出現在中共宣傳的航空展上,恐怕也沒有及時得到升級,空襲能力嚴重不足,基本只用於空中攔截,並多次在南海等空域對外機做出危險攔截動作。
殲-11正在被拋棄,估計缺乏及時維護、升級,應該被大量停飛。中共空軍的殲-11旅大幅縮減,東部戰區只剩下1個旅,北部和西部戰區各2個旅,中部戰區和南部戰區空軍沒有殲-11旅。
相比之下,中共東部戰區正在組建4個殲-20旅、4個殲-16旅,保留1個半旅的殲-10、半個旅的Su-30,還有1個旅的殲-11、1個旅的殲轟-7。
中共南部戰區正在組建3個殲-20旅、3個殲-16旅,保留2個半旅的殲-10、半個旅的Su-35,還有1個旅的殲轟-7、半個旅的殲-7。南部戰區唯一的殲-11旅繼續留給了海軍航空兵。
殲-11已成為中共戰機項目的一大敗筆,造了不少,可用的不多,照抄Su-27,實際性能又不如Su-27,壽命可能還更低,屬於典型的雞肋,國產化搞了十幾年就被荒廢了,何談「質量和效益」?美軍的F-16用了幾十年,如今仍在前線發揮作用。

若此次失事的飛機是殲-11,應該並不奇怪。中共飛行員用這樣的飛機訓練,風險的確很大。中共一直不承認殲-16模仿Su-30,宣稱是在殲-11基礎上發展的,那麼殲-16又會比殲-11強多少呢?
網傳的事故圖片顯示,此次失事的飛機筆直下墜,如果是真的話,要麼是飛機故障,要麼是飛行員操作不當、導致失控。如果是飛機的問題,發動機失效的可能性似乎大些,導致完全失去了動力;若兩個發動機同時失效,表明中共仍難解決發動機的可靠性問題;若傳動系統等出現故障,問題就更大了。此次事故後,不知中共是否會停飛所有的殲-11,甚至乾脆全部淘汰。

殲-15的命運
此次墜機事故,殲-15失事的可能性較小,但殲-15的情況並不比殲-11好多少。
殲-15模仿了Su-33。Su-33同樣源自Su-27,最初也被稱為Su-27K,為了滿足航母艦載機的需要,加強了起落架,配備了折疊機翼,並升級了發動機和雙前輪,還能進行空中加油。但一系列改進令飛機自重過大,無法滿油、滿彈起飛,最後被俄羅斯棄用。
中共的遼寧號、山東號繼承了蘇聯航母,艦載機也繼續抄襲,結果遇到同樣問題。殲-15從航母升空,基本攜帶2枚中程空對空導彈、2枚短程空對空導彈,只能短暫防空,無法實施空襲。
前蘇聯航母的設計理念就是擴大近海防空,而不是遠洋海戰,但中共海軍模仿的航母卻號稱走向遠洋。中共黨魁的講話等於承認,中共軍隊的武器裝備沒有經過「專業化評估」,質量不「託底」、能力不「託底」,根本談不上「質量和效益」,所有人真正想的就是藉機撈錢。
福建號航母尚未服役,改進型號的殲-15T應該還是主力艦載機,目前並無可替代的選擇,但這款俄式戰機放在中共模仿美軍的航母上,是否真能管用,還很難說。中共不會再建造滑跳式甲板的航母,老型號的殲-15應該不會增產,最後的命運恐怕如同殲-11。
據稱殲-35的樣機被送到了中共北部戰區位於山東的艦載機訓練基地,最新的空警-600也酷似美軍的E-2預警機,004航母可能採用核動力,中共航母作戰體系正試圖全面轉向模仿美軍,但一切仍是未知數,誰有資格做「專業化評估」,誰又敢說「託底」呢?
海南墜機事件被迅速公布,不僅暴露了中共軍隊武器裝備的嚴重問題,還很可能與中共軍隊的內鬥有關。近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川普(特朗普)總統相信,在他的總統任期內,中共不會對台灣採取行動。美國大概掌握了更多中共軍隊內亂的情報,這對台海和平當然是個好消息。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