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看到的「白水木」大多種在盆栽裡,無論是民宅或商店,都以樹雕的樣子呈現。各家大展身手,造型千姿百態、變化多端,個個異彩紛呈、別具風情。
首次遇見自由生長的「白水木」是在夏日的海邊。陽光下,它們枝葉繁茂緩緩的隨風搖曳,綠蔭如蓋、鬱鬱蔥蔥,且風姿綽約、獨具韻味。於是,我也在庭院一隅種了一株,打算任其無拘無束、灑脫自在的發展。誰知,一陣子過後,即察覺事態不妙——「白水木」肆無忌憚的逾「矩」了,嚴重威脅到了「左鄰右舍」的生存空間。
它的枝枒強勢入侵了「宜梧」的地盤,有兩枝樹幹越界占據了「垂茉莉」的領空,毗鄰的「變葉木」也遭受滋擾,最委屈的是低矮的「金桔」,有如被壓制的小可憐,無力反抗又動彈不得。原來,為居家的「白水木」塑型是必要的,它得有一個「矩」,藉以更好的約束、管控,否則,容易失之於任性、妄為而造成他人的困擾!
「白水木」如此,人豈不相似?不逾「矩」,「矩」者,正方之器,法則也。這是在提醒我們:與人相處,無論親疏、尊卑,都應該不逾「矩」。這個「矩」,主要是指分寸感、界限感。有分寸感的人,懂得自我克制;有界限感的人,懂得適可而止。缺乏分寸感、界限感,很可能會自傷傷人。
不逾「矩」,對自己來說,這是一種品德,也是一種修養。以「矩」來自持、自律,規範本身的言談舉止,謹守人際往來中基本的禮儀。不逾「矩」,於他人而言,這是一種文明,也是一種尊重。它蘊含友善與包容,讓人與人之間平和的交流、互動,這也是建立良好社交關係不可或缺的品格。
孔子自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能做到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又不超出規矩,這並非易事。這裡特別要關注「欲」,無度的「欲」必然逾「矩」;反之,「矩」內的「欲」方可不逾越、不冒犯。因此,有「矩」來規範,從心所欲才不會招致禍害或災難。
近來,院子裡的「白水木」被棉繩輕輕的圈住,在自己的空間內生趣盎然、欣欣向榮。它那收斂、節制的姿態,顯得更加溫柔敦厚,正與夥伴們和諧的在爛漫的春光裡翩翩起舞!@
責任編輯: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