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高杉編譯報導)長期以來,訂婚的情侶都更喜歡鑽戒,因為從地底深處採掘出來的鑽石被賦予了永恆承諾與長久愛情的象徵,是最受人們青睞的選擇。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情侶傾向於選擇人造鑽石,而非天然鑽石作為訂婚戒指。
人造鑽石又被稱為「實驗室培育鑽石」(Lab-Grown Diamonds, LGD)。根據婚禮網站The Knot發布的《2025真實婚禮研究》,2024年有52%的受訪情侶表示,他們的訂婚戒指使用的是實驗室培育鑽石。該網站還發現,人造鑽石的受歡迎程度相較去年增加了6%,而自2019年以來已大幅增長了40%。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越來越多的情侶選擇了人造鑽石而非天然鑽石呢?
1. 價格更親民 性價比更高
鑽石的價格一直是許多情侶在購買訂婚戒指時最關注的因素。相比於天然鑽石,實驗室培育鑽石的價格更加實惠,通常比同等品質的天然鑽石便宜30%到70%。
據CNBC網站報導,全球鑽石行業頂級分析師保羅‧齊姆尼斯基(Paul Zimnisky)對2025年第一季度專有數據的分析顯示,一顆無品牌的1克拉圓形人造鑽石的價格約為845美元,而類似的天然鑽石價格則約為3895美元。
天然鑽石的價格受限於開採、運輸、切割和市場供應,而實驗室培育鑽石的生產成本則相對可控,使其價格更具競爭力。這意味著,用相同的預算,消費者可以購買到更大、品質更高的鑽石,來滿足視覺和情感上的需求,並且不會對經濟狀況造成過大壓力。
2. 物理、化學與光學性質相同
許多人對人造鑽石的一個誤解就是,它們與「仿鑽」(如莫桑石或立方氧化鋯)類似,但實際上,實驗室培育鑽石與天然鑽石具有相同的硬度,莫氏硬度同樣達到10級。
而且兩者在物理、化學和光學性質上完全一致,具有相同的火彩、折射率和光澤度。因此也都適用相同的「四C」評級體系——切工(cut)、顏色(color)、淨度(clarity)和克拉(carat)。
無論是肉眼觀察還是使用專業檢測設備,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幾乎無法被區分,只有通過專業的寶石實驗室鑑定才能識別。這是因為,實驗室培育鑽石是通過高溫高壓(HPHT)或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在受控環境中完全模擬了天然鑽石的形成過程。
換句話說,佩戴人造鑽石的訂婚戒指,在外觀和佩戴體驗上與天然鑽石完全一致,但在價格上卻可謂有著「天壤之別」。
3. 倫理與環保考量
對天然鑽石的開採一直都在道德和環境領域招致著非議。例如,「血鑽」(在戰區開採,銷售被用於資助衝突和破壞人權)問題一直困擾著全球鑽石市場,使得很多消費者都對天然鑽石的來源存在著道德方面的擔憂。
雖然現在有金伯利進程(Kimberley Process)等國際認證機制來防止血鑽流入市場,但仍無法完全杜絕這一問題。而實驗室培育的鑽石在生產過程中不會涉及剝削奴工、破壞自然資源或助長武裝衝突,因此被視為更具道德責任感的選擇。
此外,人造鑽石也被認為「更綠色」。因為開採天然鑽石需要大規模的挖掘,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而實驗室培育鑽石生產過程的碳排放更低,更符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4. 越來越多的知名品牌和明星支持
人造鑽石的崛起不僅受到普通消費者的歡迎,也受到許多奢侈品牌和名人的推崇。潘多拉(Pandora)、戴比爾斯(De Beers)、蒂芙尼(Tiffany & Co.)等珠寶品牌都已經推出了自己的實驗室培育鑽石系列,為市場帶來了更多選擇。
此外,包括小天后愛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演員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等明星也都曾公開支持實驗室培育鑽石。這種趨勢也影響了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他們更注重產品背後的環保價值和道德責任,願意選擇對社會和環境更友好的產品。
5. 消費者觀念的轉變
一直以來,天然鑽石被人為地賦予了「稀有、珍貴、恆久」的象徵意義,因此許多人會認為天然鑽石比人工鑽石更有價值。然而,如今的年輕消費者在面對品牌營銷時變得更加理性、務實,不再完全接受「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樣的廣告理念。甚至有人開玩笑,將該廣告改為「鑽石恆久遠,一顆就破產」,其中道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無奈。
千禧一代(Millennials)和Z世代(Gen Z)更加務實,他們更關注產品的實用性、性價比和道德價值,而不是僅僅被市場炒作所影響。他們認為,鑽石的意義不在於它是天然還是人工,而在於它所承載的情感和承諾。因此,在不犧牲品質的情況下,選擇更實惠、更環保、更具道德責任感的人造鑽石,就成為了一種更符合現代價值觀的選擇。
選擇鑽戒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般來講,訂婚戒指是因為感情原因購買的,不會被視為投資。但仍需了解的是,人造鑽石無法保值,轉售時的價格可能會低於購買價。而高品質的天然鑽石或寶石,可能會保值甚至升值。
此外,除了鑽石之外,戒指本身的金屬材質也會影響價格。例如鉑金和白金看起來很相似,但鉑金「更稀有、更堅固」,價格就更高。此外鉑金等耐用金屬不易變色,而白金需定期重新電鍍以恢復原貌。所以長期維護成本也需被納入考慮之中。
根據行業報告,到2030年,實驗室培育鑽石市場預計將占據全球鑽石市場的30%以上,甚至可能更高。也就是說,如果看未來趨勢,人造鑽石或將超越天然鑽石成為主流。
責任編輯:任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