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寶藏:碧璽礦的輝煌歷史和現況

【大紀元2025年03月3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Brad Jones報導/李芊編譯)在加州聖地亞哥縣北部帕拉(Pala)山區的深處,隱藏著一個擁有無數珍寶的礦產網絡,這片寶藏交織著令人驚嘆和唏噓的歷史。

儘管一百多年前席捲帕拉地區的「寶石熱」比1849年加州金礦熱潮的規模小很多,但南加州的寶石開採熱潮卻同樣豐富多姿,充滿傳奇色彩。

據蒂芙尼(Tiffany)寶石學家喬治•弗雷德里克•昆茨(George Frederick Kunz)於1905年出版的書籍記載,位於河濱縣的托馬斯山(Thomas Mountain)於1872年首次發現了碧璽(Tourmaline)。

碧璽色彩豐富,光彩奪目,因其瑰麗多變,時常被誤認為紅寶石、祖母綠或翡翠等珍貴寶石。

而發現粉紅色碧璽的恰好是當時在礦場工作的華人勞工。他們的發現也使得遠在清朝皇宮的慈禧太后對粉紅色碧璽一見傾心,從而與這座礦場結下不解之緣。

美不勝收的矿藏

在帕拉的斯圖爾特礦(Stewart Mine)深處,伴隨着頭燈照亮的粉紫色礦道,寶石切割師兼教育工作者布魯•謝帕德(Blue Sheppard)和他的妻子,寶石學家香農•謝帕德(Shannon Sheppard)讓這段輝煌的歷史重現。

謝帕德表示,這些縱橫交錯的礦道牆壁被寶石界專家譽爲「世界上最美麗的礦道之一」。他在1989年收購了該礦,並於次年開始挖掘寶石。

1852年淘金熱達到巔峰後,許多「四九淘金客」(Forty-Niners)南下聖地亞哥縣,雖然他們沒有找到太多黃金,但他們的尋寶之旅帶來了意外的收穫——他們在淘金盤中發現了奇怪的紫色岩石,以及粉紅色和綠色的晶體。

淘金者循着璀璨斑斕的礦物痕跡溯流而上,最終在皇后山(Queen Mountain)腳下發現了一片寶藏——時光與風雨雕琢之下,大自然孕育出無數璀璨奪目的寶石。

南加州寶藏:碧璽礦的輝煌歷史和現況
2024年12月27日,南加州寶石切割師、寶石挖礦者布魯•謝帕德(Blue Sheppard)在尋找寶石。(John Fredricks/The Epoch Times)

慈禧的最愛

當時礦藏的主要價值是鋰雲母(Lepidolite),一種紫色岩石。 在工業革命鼎盛時期,對鋰潤滑脂的需求極高,該礦場成為全美最大的鋰生產地之一。

19世紀晚期,大批華人勞工湧入加州,主要從事鐵路和碼頭建設。其中,數十名華工受僱於帕拉礦場,負責挖掘鋰礦石。

在此期間,他們偶然發現了一種色澤豔麗的粉色晶體。隨後,在公司允許的情況下,這些華工在每日辛勤工作10至12小時後,在鋰礦主礦道之外的一片新區嘗試開採,希望能有所收穫。

一些華工將這種被稱爲「長形的粉紅色玉石」的樣本寄回中國。消息迅速傳至清朝皇宮,慈禧太后對粉色碧璽產生了濃厚興趣,並派遣使者前往帕拉礦區大量採購粉色寶石,帶回中國。

到19世紀90年代初,中國成爲碧璽的最大買家,以至於1912年清政府垮臺時,碧璽貿易也隨之崩潰。

南加州寶藏:碧璽礦的輝煌歷史和現況
2024年12月27日,南加州寶石切割師布魯•謝帕德(Blue Sheppard)在檢查一塊寶石。 (John Fredricks/The Epoch Times)

《排華法案》的衝擊

然而,1882年《排華法案》的頒布,使得許多華工被迫離開帕拉地區。

該法案由美國總統切斯特•阿瑟(Chester A. Arthur)簽署,將華人移民排除在美國社會之外。

謝帕德說: 「華工遭受了迫害,他們的商業、礦權和房產記錄被徹底抹去。那是一場可怕的浩劫。」

在被迫離開前,帕拉礦場的華工特意封閉了他們挖掘粉紅色碧璽的礦道。

該法案直到1943年二戰期間才被廢除,以換取中國成為盟友對抗日本。 2011年和2012年,美國參眾議兩院一致譴責了這一法案。

南加州寶藏:碧璽礦的輝煌歷史和現況
2024年12月27日,寶石挖礦者在聖地亞哥縣一個寶石礦的深處尋找寶石。(John Fredricks/The Epoch Times)

被遺忘的「華工礦道」

1970年,斯圖爾特礦場的新主人決定在山的另一側挖掘碧璽礦。當時,關於「華工礦道」的傳說已變得近乎神話般模糊,用謝帕德的話說,「就像大腳怪或UFO(外星飛碟)一樣,許多人不再相信它真的存在。」
然而,當礦工爆破岩石時,他們意外地擊穿了華工礦道。謝帕德感嘆道:「這是上天的恩賜。」

當礦工們沿著礦道前進時,他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驚嘆的藏寶地——礦工們將它取名為「新娘洞穴」(Bridal Chamber),因為「這是地球交付她珍寶的地方。」

謝帕德回憶道,礦工們小心翼翼地在「新娘洞穴」之外繼續開鑿,最終進入了一間充滿碧璽的巨大礦室。
該區域的碧璽礦脈有的寬達三英尺,每隔五到十英尺就有一處寶石礦囊,其中包含無數碧璽、摩根石、鋰輝石和石英晶體。

「某些礦囊的價值高達50萬美元,裡面擠滿了碧璽晶體,數量之多令人震驚。」 謝帕德說,「那次的發現震撼了世界。」

據他估算,礦區不同部分仍有30%至95%的寶石礦囊尚未被發掘。

南加州寶藏:碧璽礦的輝煌歷史和現況
2024年12月27日,寶石挖礦者在聖地亞哥縣一個寶石礦的深處尋找寶石。(John Fredricks/The Epoch Times)

碧璽:彩虹寶石

碧璽的顏色比世界上所有其它寶石加起來還要豐富,因為它能夠吸收鐵、錫、鉻、錳等金屬元素,形成獨特的色彩變化。

Tourmaline這個字源自斯里蘭卡僧伽羅語Turmali,意為混合色彩或混合寶石,因此碧璽也常被稱為「彩虹寶石」。

碧璽無法像鑽石、紅寶石、祖母綠那樣在實驗室中合成,因此市場上所有碧璽寶石都是天然的。

謝帕德是帕拉寶石公司(Gems of Pala)的創辦者,他曾在礦區經營寶石商店和「遊客挖掘體驗」超過30年。近年來,他調整了業務模式,轉向線上銷售寶石袋及各類寶石。

他感慨道:「我在這座礦場的36年裡,經歷了數不清的故事。但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既是一場天作之合,也是一場深埋地底的緣分。我唯一的願望,是希望這種激情能夠延續下去,讓子孫後代繼續珍視碧璽和鋰礦禮物這份來自大自然的珍貴饋贈 。」#

責任編輯:楊婕

相關新聞
聖地亞哥法令要求食雜店打印出電子優惠券
華裔慈善家黃徐惠寶獲加州大學校長獎章
聖地亞哥中華藝術學會青少年美術比賽頒獎舉行
台灣僑委會副委員長阮昭雄訪聖地亞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