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罪行錄之二百五十二:公共食堂的悲慘記憶

整理:袁斌

人氣 223

【大紀元2025年03月13日訊】1958年夏天,毛澤東發動的「大躍進」進入高潮,一些農村甚至直接宣布人民公社為全民所有制,可以作為「向共產主義過渡」的試點,所有個人財產和個人債務都一股腦兒「共了產」,分配上完全實行供給制。在這股「共產風」的帶動下,公共食堂一轟而起,發展速度驚人。很多地方不到10天時間內,所有農民都加入了。到當年年底,全國共辦農村公共食堂340多萬個,在食堂吃飯的人口占全國農村總人口的90%。

歷史學家楊繼繩說,興辦公共食堂的過程是消滅家庭的過程,也是對農民掠奪的過程。農民家庭的灶拆了,鍋、盆、碗、盞等炊具和桌椅板凳被公共食堂徵用。糧食集中到食堂,柴草集中到食堂,家畜、家禽也集中到食堂飼養,連社員挖的野菜也要交給食堂。除了公共食堂以外,家庭的煙囪不再冒煙。

起初兩個多月,各地放開肚皮大吃大喝。在公共食堂,大人孩子們都能吃飽飯,幾菜一湯的日子讓人們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成就感,真好像到了共產主義的樣子。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大量勞動力被抽調到支持工業「大煉鋼鐵」的洪流中,農村勞動力變得捉襟見肘。頭一年辛勤耕種出來的莊稼,因勞動力缺乏,短期內無法收割完成,導致許多糧食爛在了田土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們在地裡發芽生根。

從那時起,公共食堂的糧食開始逐漸減少。人們只得將那些發芽的糧食收回來,磨成細粉,做成糠粉粑粑。清湯寡水的一碗菜湯,加上一個無營養的粑粑,就成了那時的一頓飯。有時為了填飽肚子,甚至連地裡的莊稼連杆帶根都碾爛了一起吃掉。這種缺乏營養的食物,很快讓人們身體面黃肌瘦,精神萎靡不振,「上坡風都吹得倒,下坡狗都追不到」。人們整天都在為下一頓吃的發愁,生怕稍有遲緩就會失去生存機會,哪還有心思和力氣幹活。公共食堂就這樣在疲憊不堪、人心惶惶中艱難的支撐著。

因為吃不飽,嚴重缺乏營養,浮腫病人越來越多,許多人走著走著就倒下,睡著睡著就再也沒有起來。

那是一個充滿饑荒和不安的時期。直到1961年,集體伙食團解散,土地重新分到每家每戶,獨立生產、獨立開鍋火煮飯,人們的生活才逐漸有所緩解。

責任編輯:金岳

相關新聞
英國計劃把偷渡者送去盧旺達處理
【百年真相】中共大躍進 餓死百姓四千萬
EndCCP隊長戴維:環美車遊為「奇蹟壯舉」
王赫:審判紅色高棉與中共「二十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