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高杉編譯報導)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時節到了,許多人在更多地走出家門、接觸社會的同時,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目標,而財務管理往往是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項任務。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直面自己的經濟狀況、並計劃投資理財並不是一項很容易的挑戰。
很多人之所以在理財投資方面行動遲緩、一拖再拖,並非因為他們不想要更好的財務未來,而是因為他們意識裡都有著一種對錢的心理障礙:投資理財很麻煩、很複雜!
阻礙財富積累的是害怕積累財富
在人類的心理機制中,我們下意識地會傾向於避免去觸碰那些看似複雜、搞不明白的事物,因為那樣可能會使自己犯錯,或者令自己表現得很蠢笨。
據CNBC make it報導,行為金融學和神經經濟學博士、Prof of Wall Street創始人阿莫斯‧納德勒(Amos Nadler)將這種心理現象稱為「複雜規避」(Complexity aversion)。
這種心理就是阻礙財富增長的最大障礙之一。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不擅長與數字打交道」,怕麻煩,甚至選擇乾脆什麼也不幹。
據Janus Henderson在2024年的一項民意調查,近一半的美國成年人(48%)沒有進行任何理財投資。
此外,「複雜規避」往往會與「風險規避」(Risk aversion)伴生。許多人害怕投資失敗,擔心辛苦賺來的錢會因市場波動而縮水,不願面對任何風險。
雖然這些擔心好像不無道理,會令自己感到更安心,但它們也會使你永遠也無法獲得財富的增值與複利,將你固定在類似「月光族」的類別中。
這些偏見與恐懼會讓人錯失重要的財富增長機會,而長期理財投資正是對抗通貨膨脹、實現財富增值的最佳方式之一。如果年輕人因為害怕複雜和失敗而推遲投資,可能會錯失最重要的財富積累工具——時間與複利。
財富增長鐵律:時間與複利
時間與複利是促進投資增長的核心原理之一,就是讓你賺的錢繼續產生新的收益。而且投資的時間越長,複利效應就越顯著。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20歲的年輕人每月投資200美元,並獲得8%的年化回報率,那麼當她67歲退休時,她將積累大約125萬美元。如果她25歲才開始投資,最終金額會降至83萬美元。而如果她等到30歲才開始投資,那麼退休時只能積累約54.7萬美元。
這意味著,每推遲幾年進入市場,都可能導致未來的財富大幅縮水。因此,克服對積累財富的心理恐懼,並儘早開始投資,是實現長期增長的關鍵。
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如果你對投資理財感到畏懼,可以從一些簡單的步驟開始。比如:先開設一個經紀帳戶或IRA(個人退休帳戶)是不錯的選擇。通常只需要幾分鐘就能開通。而如果你的雇主提供401(k)等退休匹配供款計劃,參與其中可能是更為簡單的起步方式。
在投資選擇方面,許多雇主的退休計劃都提供低成本、高度多元化的投資選項,比如:指數基金和目標日期基金等等。這些基金能夠使投資者以較低的風險參與,並獲得資金的長期增長。
此外,還可以利用自動轉帳功能(如每月固定存入一定金額進行投資)。它可以幫助你克服「複雜規避」的心理障礙。因為這樣一來,你就無需每次去作投資決策,而是讓系統自動執行,從而減少心理壓力。
總之,採取行動永遠是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步。而阻礙財富積累的主要因素就是害怕去積累財富。所以,只有放下影響自己採取行動的心理障礙,才能真的邁上打開財務未來之路。
(本文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具體投資事項,請諮詢你的財經顧問。大紀元不承擔任何投資責任。)
責任編輯:任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