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週一(3月10日)美國股市三大指數一起暴跌,引起人們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而總統川普和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也先後發表言論,認為美國經濟正處於「過渡期(Transition Period)」和「排毒期」(Detoxification Period)。
如何理解現階段美國經濟的特點和所處階段?過渡期將會持續多久?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井友倫(Chris Ching)在書面採訪中從專業角度作出分析。井友倫擁有加州律師執照和國際審計師資格,曾任華爾街投行高管,亦是加州共和黨黨代表。他善於運用多種經濟模型並引用知名經濟學家的觀點分析經濟和政策問題。
何謂「過渡期」和「排毒期」
井友倫認為,川普所說的美國經濟正經歷「過渡期」,即指從依賴政府支出的增長模式轉向由私營部門驅動的增長模式。川普強調,這一轉變可能帶來短期的經濟波動,但長遠來看,將有助於增強美國經濟的活力和可持續性。
貝森特所說的「排毒期」,則從另一角度比喻美國經濟對政府支出的過度依賴,如同對某種物質上癮,需要通過減少公共支出來「戒斷」。他表示,這一過程可能導致短期的經濟調整,但這是實現長期經濟健康所必需的。
井友倫認為,這種政策轉變涉及從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的需求管理政策過渡到供給學派(Supply-Side Economics)強調的私營部門主導的增長模式。凱恩斯主義主張通過政府支出刺激總需求以促進經濟增長,而供給學派則強調通過減稅和放鬆管制激勵生產和投資。這種政策轉變旨在實現長期的可持續增長,但可能需要一個經濟調整的過程。
兩人的言論共同傳達了一個信息,即美國經濟正處於結構性調整階段,需要經歷短期的「過渡」或「排毒」以實現長期的健康發展。
經濟轉型期可能持續多久
井友倫認為,這一轉型期的持續時間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私營部門適應新政策的速度、川普政府政策的執行力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等。從歷史經驗來看,經濟模式的轉變通常需要數年時間。
斯坦福大學教授約翰‧泰勒(John B. Taylor)認為,經濟改革通常需要三至五年才能全面發揮效應。而根據基欽周期(Kitchin Cycle)理論,經濟短期調整期約為40個月。兩位經濟學家的理論為人們理解當前的過渡期提供了有力參考。
然而,由於川普的政策環境優越,勞動力市場強勁,就業率創新高,許多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的適應期將更短。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努里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指出,川普的經濟改革措施力度大、執行速度快,有望在短時間內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也表示,儘管市場存在一定波動,但通脹預期仍然穩定,說明經濟調整不會拖延過長時間。
川普政策將推動長期繁榮
對於近期物價上漲以及部分商品短缺問題,井友倫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經濟轉型期相關。由於市場正在適應新的供給政策,一些行業可能出現短期供需失衡,導致部分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此外,政策變化引發的市場預期調整,也可能帶動價格波動。
但長期來看,在川普政府的領導下,美國經濟正在邁向更自由、更市場化的增長模式。川普通過減稅、放鬆監管和削減政府干預,賦予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促進資本投資與就業增長。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傑森‧弗曼(Jason Furman)指出,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符合長期經濟增長邏輯,儘管短期調整不可避免,但最終將減少財政赤字,並激發企業活力。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西蒙‧約翰遜(Simon Johnson)也強調,美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政策穩定性,而川普的政策框架正為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確定性。
井友倫總結說,川普的經濟政策為美國提供了長期繁榮的機會。市場自由度的提升、企業負擔的減輕以及產業競爭力的增強將確保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年迎來持續增長。儘管短期內可能經歷一定的價格波動和適應期,但川普政府的改革措施無疑將帶領美國經濟邁入更具活力的新時代。◇
責任編輯: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