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報導)去年10月以來,眾多從中國發出的「中歐班列」貨運列車在俄羅斯被扣,中共官方未曾公開表態。日前,中共駐俄大使承認,確實有中歐班列被扣,經深度溝通後,俄方才放行。俄中關係引關注。
中歐班列在俄羅斯被扣 中共駐俄大使解釋
據鳳凰衛視報導,3月10日,中共全國政協委員、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在「兩會」期間受訪時被問到,近期網上有傳出一些中歐班列在俄羅斯受到影響,被俄羅斯扣查,這些消息是否屬實。
張漢暉承認,經過與俄方深度溝通,汽車配件等產品已經豁免,存在問題的產品進行了退貨處理,其它貨物均已放行,問題基本解決。
張漢暉稱,這是在2022年特別軍事行動之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烏戰爭爆發),俄羅斯政府採取的一項措施。俄方反饋,個別企業發貨有軍民兩用產品,有的可能容易用於戰場;報關公司填寫的報關只填大類,俄方不知道集裝箱到底裝的是什麼。
張漢暉說法遭質疑
不過,航運業自媒體「貿易夜航」1月23日發文稱,去年10月,俄羅斯通過一項決議,該決議針對通過俄羅斯領土過境運輸的貨物制定了禁運清單,主要涉及軍民兩用商品。自此,俄羅斯聯邦各車站對經由俄羅斯領土發往歐洲的所有中歐班列進行檢查。
財新網1月27日報導稱,「中歐班列」貨運列車被查扣,源於俄羅斯政府在2024年10月15日通過的1374號令。該令在此前2022年3月9日313號令禁止過境俄羅斯的貨物清單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充,新增了機械類、電子類用品以及迷彩色衣物等,主要針對軍民兩用物品。
1374號令與張漢暉的說法在時間線上似乎並不一致。張漢暉只是模糊提及從2022年俄烏戰爭後,俄羅斯就已採取的措施。
當時財新網報導說,近幾個月,中歐班列發往歐洲的集裝箱陸續被俄羅斯扣留。多位物流業人士表示,其發往歐洲的部分貨物仍滯留在俄羅斯。
受查扣集裝箱至少一千多個 專家析多種原因
據財新網,「有客戶出的聖誕棉服,聖誕節都結束好久了,現在貨還在那裡扣著。」邦達通物流(湖南)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贊說,自2024年10月下旬開始,其公司陸續有途經俄羅斯的集裝箱被扣。劉贊的公司主營中歐班列整箱、拼箱等業務,目前累計有70個集裝箱的貨物受到影響。
業內人士指,受查扣影響的集裝箱至少有一千多個,導致部分貨主不敢走中歐班列,疊加中國新年前的淡季因素,中歐班列出現負增長,阿拉山口等口岸變空了。
中歐鐵路通道目前主要有四條,其中三條都要途經俄羅斯。
俄羅斯突然扣下大批中歐班列集裝箱,引發中國網民關注。
「俄羅斯搞了張單子,按照單子執行,中歐班列至少廢了大半,就是這也制裁、那也制裁,連運去歐洲的衣服都制裁,歐洲那邊有沒有影響我不知道,但是我們肯定影響最大。」
「這是『無上限』的一部分?」「一個無上限,一個無下限,挺好。」「這是傳說中的雙向奔赴吧,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首鼠兩端,自食其果,無上限。」「既然去年10月份就扣了,為何到現在才曝出來?」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此前對大紀元分析說,俄羅斯扣押中歐班列貨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俄方擔心這些物資最終會流向烏克蘭戰場。
另外,他說,俄羅斯報復歐盟制裁,施壓中國企業,不要過度配合西方。再有,扣押中歐班列的貨物,可能也是為了提升本國貨運優勢,迫使更多貨物通過俄羅斯本土的物流體系,以增加俄羅斯的過境費用收入。
孫國祥還表示,中國雖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但俄方仍然希望維持一定的戰略自主權,避免完全依賴中國。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