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斐珍採訪報導)近年來,中國大陸私人飛機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明顯的萎縮,截至去年底,中國私人飛機數量減少三分之一,而其它亞太市場仍增長20%。經濟學者分析,中國頂層階級財富縮水是中國經濟「負成長」的有力證據。而亞太其它地區國家的私人飛機蓬勃發展,其實又跟中國的資本外逃有關。
路透社近日報導,根據商務航空咨詢和經紀公司亞翔航空(Asian Sky Group)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私人飛機數量從2017年高峰期的481架下降至306架,約減少了三分之一。
頂層階級財富縮水 分析:是中國經濟負成長的有力證據
路透社指出,中國私人飛機數量的減少主要是由於飛機被出售,如中國恆大集團等房地產公司在2021年年中陷入前所未有的債務危機後被迫出售飛機。
報導中還提到,同期,在印度、澳洲和日本的帶動下,亞太地區其它國家的私人飛機數量增加了20%。隨著中國私人飛機數量的下降,新加坡、越南、老撾、印尼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私人飛機增長率尤其強勁,儘管他們的基數較低。
為什麼亞太地區的高端航空市場在中國會出現急速衰退,而在其它地區反而快速成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首先這個現象說明中國高端的消費市場,就是頂層階級的那群人的財富在縮水,這是中國經濟嚴重衰退的一個有力的證據。
樊家忠談到,北京當局一直宣稱,它的經濟成長率都在5%,但如果是5%的話,就不可能發生這種現象,這證明中共政府在說謊。大家都太低估共產黨說謊的能力,外界可能認為它說5%可能稍微誇大一點,但2%—3%可能還有,其實沒有,它是負的,只有負的經濟成長,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只是負多少,大家就無從得知了。
此外,中國奢侈品消費也在萎縮。今年1月,《經濟觀察報》報導,從市場研究機構貝恩公司(Bain &Co.)發布「202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中顯示,整體市場成長趨緩,珠寶和腕錶表現最差,銷售額降幅為28%至33%,中國奢侈品市場面臨消費萎縮,2024年銷售額估下滑18%至20%。
亞太地區國家經濟成長活躍 頂級富豪人數增加
樊家忠表示,亞太地區國家的經濟成長活躍,每年都在5%—7%左右,一定會創造出很多頂級富豪,就是會有那種暴富的人,當然他們就要買房子、買遊艇,然後買飛機這些高級的奢侈品,這顯示他們頂級富豪人數在增加。
根據3月7日Aviation Week Intelligence Network 的分析,亞太地區的私人飛機市場目前僅占全球7%,遠低於北美市場。但該市場未來10年的年均增長率預計將達2.1%,高於全球平均的1.4%,顯示亞洲其它市場正在吸引更多的高端航空資產。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馬來西亞2025年GDP成長率為4.7%,2024年的GDP增長為5.17%。
印尼統計局(BPS)近期公布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5.03%,略低於政府5.2%的目標。經濟學家認為,今年印尼經濟可能面臨阻力,但仍會穩定成長。
彭博社今年1月初的報導指出,印度國家統計局(NSO)稱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內,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成長6.4%,與經濟學家預測中值一致。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非常畸形 是飲鴆止渴
對於中國私人飛機數量近年急降,路透社分析,是受到經濟不振、當局打擊炫富和疫情的影響。
至於經濟不振,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對大紀元分析,中國經濟衰退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願意消費,第二個階段就是現在,很明顯是沒有能力消費了。
王國臣說,對這些頂級富豪而言,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政策也是他們要面對的另一個壓力。所以他們第一優先選擇,當然就是潤到其它國家,比如說新加坡或者美國。
樊家忠則認為,最主要還是結構上的原因,就是它(中共)原來的經濟發展是一個非常畸形的模式。
「你看到它過去GDP好像成長很多,但同樣是經濟成長,有健康的經濟成長跟很不健康的經濟成長。中國就是屬於極度不健康的經濟成長。」
樊家忠表示,中國就是靠在房地產的過度投資,那是算GDP裡面的投資內項,所以中國過去投資占GDP的比例比一般國家高出很多,而且還持續非常久。除了房地產,還有「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因為地方政府搞這些基礎建設的投資才有撈錢的機會!
「但是這些過度投資的東西是沒有收益的,沒有收益,房地產泡沫便會破裂,這個發展模式就是飲鴆止渴,只能創造短期的榮景。很多專家都說中國經濟的問題不是景氣循環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問題,現在就是turning point(轉折點)出現了,危機就開始爆發了。」樊家忠說。
中共黨魁習近平上個月17日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喊話稱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逢其時。此舉被某些人解讀為北京將支持民企的強烈訊號,也讓外界推測為了搶救中國經濟,習近平過去堅持的「國進民退」政策可能改弦易轍?
王國臣認為,影響中國經濟下滑最主要的就是「國進民退」。實際上,習近平強調所謂「新質生產力」,把大部分的資源都挹注到國有企業,或者製造業,而對於像馬雲這種屬於服務業或者是民營企業來講,都是受到壓抑的。
亞太私人飛機蓬勃發展 跟中國的資本外逃有關
對於亞太地區國家的私人飛機數量增加了20%,王國臣表示,其實原因都跟中國有關,第一個是資本外逃,不管是富豪或資金都移往海外。所以現在變成有兩種中國人,一個是貧困的國內中國大陸人,一個是富有的海外中國人。
第二個是從結構上來講,王國臣說,不管是日本、韓國或者台灣,在過去幾十年,因為錢都不斷地流入中國大陸投資,所以造成了日本、韓國或台灣的產業某種空洞化或者投資缺乏,因為資金都外流到中國。
「現在隨著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這些資金都陸陸續續地返回各自的母國,所以你看到日本已經走出所謂的失落的30年,你很難想像現在日本會有通貨膨脹的問題,你也很難想像台灣的股市可以持續地上萬點,甚至到2萬點。所以就是現在中國大陸的衰退,讓所有正常的外資也都陸陸續續地返回母國。」
王國臣說,這些資金還可能經由母國再轉投資到新南向國家或其它地區。這2個原因就會造成其它國家的不管是私人飛機,甚至股市、匯市表現都比中國大陸好太多了。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