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裝近3萬探頭 廈門搞「近鄰監控」

人氣 1561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紀元2025年0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中共「兩會」期間,各地「維穩」措施升級。據報重慶北碚區在轄區內接入2.79萬個視頻設備和245個感知設備,全區有逾萬名網格員。此前,廈門政府推出「近鄰監督」模式,要鄰居之間互相監控舉報,被批評重返「文革」。

重慶北碚自曝裝近3萬監控探頭 有逾萬網格員

據《重慶日報》3月10日(週一)報導,中共全國人大代表、北碚區委書記林旭陽披露,當地全面接入了2.79萬個視頻設備和245個感知設備,形成了強大的數據採集和實時監控能力。

北碚區還上線了93個跨區域、跨村社、跨網格的調度指揮系統。據稱,自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已累計處理超過55萬起事件和108萬項任務,任務辦理率高達100%。官方沒有透露55萬起事件涉及的具體領域。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重慶一社區的楊姓前雇員透露,北碚區委書記所說的這些攝像頭,幾乎都用於監控小區居民活動、街道路人、教會信徒聚會和民眾維權等活動。他說:「這些監控探頭早已存在,官方稱之為『天網』,在農村叫『雪亮工程』,其目的是監視每一個角落,民眾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眼皮底下暴露無遺。」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監控技術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於2019年就表示,全球用於在視頻畫面中搜索面孔的服務器有四分之三是被中共購買的。

據重慶官媒報導,北碚區委書記林旭陽還提到,北碚區配置所謂強網格「1+3+N」治理團隊(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網格指導員+其它各級各類力量),共計4218名「一長三員」,統籌黨員志願者、新就業群體等各類人員1萬餘名充實網格「N」的力量。

網格員是近年中共大規模在全國基層社區使用的維穩人員。2024年11月,中共中央社會工作會議首次召開。2023年新建的社會工作部這個龐大機構,從北京伸向全國,被外界學者稱為「極權補丁」。

廈門搞「近鄰監督」被批「文革」風

近期各地都在使用加強監控力度的招數。

中共官媒早前報導,廈門市同安區已經在11個鎮(街)、144個村(居)設立了「近鄰監督」工作室。官方僱用一些居民擔任「近鄰監督員」,負責監督身邊民眾的一舉一動。2023年5月,廈門市同安區就有307名「近鄰監督員」正式上崗。

有網民說,這是「朝陽大媽廈門版」「錦衣衛民間組織」,侵犯隱私權。

河南網民老萬對自由亞洲電台說,這是由於網格員被欠薪,不少地方的網格員被迫離職,基層政府於是想出新的應變方法,想降低行政成本、治理成本,它就動員老百姓、動員民間力量這樣搞,很多閒著沒事幹的老大娘、老大爺,像「朝陽大媽」這種以鄰里的身分與你友好相處,實際上是監督你的一言一行,這就是「文革」。

中國經濟下行,各地財政緊張,頻繁曝出網格員被街道辦欠薪的事件。其中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約700至800名網格員被拖欠長達半年的工資,而山東省臨沂市的社區網格員和社工也反映未收到工資等。

時事評論員邢天行對新唐人表示,中共從建政一開始,就生怕它的政權有一天不穩,所以它一直都是搞內外的鬥爭。但很多人是不會買它的帳的,這種事只能引起大家對中共政權更加反感。一旦中國老百姓對中共這些花樣百出的監控忍無可忍的時候,可能會更快促使民心改變,成為認清中共的一個契機。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新聞大家談】 民變擋不住?中共槓上煙花菜刀
【中國觀察】中南海更怕民變還是政變?
防民變?廈門精簡編制 公安系統不在範圍內
北京遷走李自成雕像 引防「民變」猜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