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韓江報導)出口向來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川普政府自今年2月以來將對華關稅增加了20個百分點,直接打擊這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在出口受挫之際,中共寄希望於國內消費的支撐。然而,分析認為,國人微薄的收入導致中國內需長期低迷。內外雙虛將令中國經濟陷入絕境。
出口遭美關稅打擊 中國經濟「內外雙虛」
3月3日,川普政府宣布將對華關稅再提高10個百分點。就在一個月之前,川普政府宣布,為了懲罰中共放任芬太尼等鴉片類毒品流入美國,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徵收10%的額外關稅。
最新數據已經顯示出美國關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據海關總署3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2月,中國出口以美元計算較上年同期成長2.3%,遠低於路透社調查預測的5%增幅。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表示:「美國提高關稅對中國出口造成的損害可能會在下個月顯現出來。」
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哈里·墨菲·克魯斯向BBC表示,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救命稻草」,如果徵稅持續下去,對美國的出口可能會下降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中國出口占該國收入的五分之一。隨著出口的大門被堵上,中共將經濟增長的希望寄託於擴大內需上。中共黨魁習近平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中共黨媒《求是》雜誌說,這是「黨中央科學把握國內外複雜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選擇」。
然而由於中國家庭長期貧窮,個人消費低迷已經持續了數十年。自200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中共領導層就聲稱要實現中國經濟以投資和出口為主導轉變為以家庭消費主導。
但是二十年後,中國經濟仍以投資和出口為主導,家庭消費僅占GDP的39%,遠低於經合組織經濟體54%的平均值。而在房地產市場低迷、年輕人難以找到工作的今天,提振內需的目標愈發遙遠。
美國關稅將打擊中國GDP增長
週一(3月10日),中共將開始對美國部分農產品徵收關稅,以報復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出台的對華關稅措施。
經濟學人智庫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說,假設中國對美出口產品的有效關稅稅率增加20個百分點,這將導致2025年至2027年中國GDP下降約0.6個百分點。這個假設情形正好是目前發生的事情。
經濟學人智庫報告預測,假設關稅的貿易彈性為1,從2025到2027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減少20% 。大部分影響將在2026年顯現。貿易彈性的定義是,關稅每增加1個百分點,相應商品的貿易額將下降多少個百分點。
2024年的一項關於美國2018~2019年對中國增加關稅的研究表明,在徵收關稅一年後,關稅的貿易彈性略高於1,但到2022年,貿易彈性上升至4。
經濟學人智庫的報告預測,中國對美出口萎縮將導致從2025到2027年,GDP成長減少0.6個百分點 ,其中大部分影響將在2026~27年顯現。2025年關稅對經濟的拖累更多來自於對私人投資和消費的衝擊,反映出情緒低落。隨著貿易替代加速,其影響將更加明顯,進一步抑制2028~29年的GDP成長。
報告預測,關稅帶來的這一系列影響將迫使人民幣貶值。到2026年底,人民幣將貶值到7.45元兌1美元。
報告還預測,中國將從2025年初開始實施刺激政策,重點是更大程度的財政擴張和貨幣寬鬆。 由於刺激措施部分緩解了關稅衝擊,實際GDP成長將在2025年放緩4.6%,2026年放緩4.3%, 2027年放緩4.1%。
關稅戰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大於美國
關稅是一把雙刃劍。美國徵收關稅對它自身的經濟也會造成影響,比如進口企業成本上升,消費者物價上升。然而,經濟學家認為,關稅戰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大於對美國經濟的衝擊。
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家楊洲在一項研究中得出結論,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害是美國經濟的三倍多。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今年1月17日在川普政府宣布對華關稅增加10個百分點之後,發布一份研究報告。他們使用G-Cubed(一個多國、多部門混合動態隨機一般均衡-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計算未來16年,川普關稅對美中兩國經濟GDP的影響。(原文)
比如在2025年,報告說,關稅戰將導致美國GDP增加0.01%,將導致中國GDP減少0.15%;如果考慮到中國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關稅戰對美國GDP的影響是減少0.01%,而對中國GDP的影響是減少0.14%。這意味著,在關稅戰的第一年,它對中國經濟的損害是對美國經濟損害的14倍。
報告還說,在川普第二屆政府執政的四年裡,美國的GDP將減少550億美元,而中國的GDP將減少1,280億美元。美國的通膨率將上升20個基點,而中國的通膨率在最初下降後將上升30個基點。中國通膨率初期下降是由於中國為抵銷人民幣貶值而暫時收緊貨幣政策所致。
考慮到如今額外對華關稅已經增加20個百分點,兩國經濟受影響的程度將比上述預測更大。
川普把關稅做為施壓工具 甚至防止戰爭
川普認為,關稅是美國跟對手博弈的有力工具。
2月1日,在宣布向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的情況說明書中,川普政府表示,貿易占加拿大GDP的67%、墨西哥GDP的73%、中國GDP的37%,但僅占美國GDP的24%。2023年美國商品貿易逆差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過1兆美元。因此,「關稅是保護國家利益的強大且已被證實的槓桿來源。川普總統正在利用現有的工具並採取果斷行動,將美國人的安全和國家安全放在首位。」
川普認為,關稅將創造更多的工廠就業機會,縮小聯邦赤字,降低食品價格,並允許政府補貼兒童照護。
川普在總統競選期間於密西根州弗林特的一次集會上表示:「關稅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
在第一個任期內,川普大力徵收關稅——對象包括中國的太陽能板、鋼鐵、鋁以及幾乎所有產品。
他自稱是「關稅人」。
對於川普而言,關稅不僅僅是跟貿易有關,而是在任何問題上向其它國家施壓的一種方式。他甚至將關稅視為防止戰爭的一種方式。
他在8月北卡羅來納州的一次集會上說道,如果另一個國家試圖發動戰爭,他會發出威脅:「我們將向你收取100%的關稅。突然之間,總統、總理、獨裁者或其他任何管理這個國家的人對我說,『先生,我們不會發動戰爭。』」
川普甚至表示,這將是他對付中共武力攻台的方式。
去年10月,正在競選第二總統任期的川普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我想說,如果你們(中共)進入台灣,我很抱歉這樣做,我將向你們徵收150%至200%的稅。」◇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