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規收緊搭機攜帶充電寶等鋰電池設備

人氣 991

【大紀元2025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自週六(3月1日)起,韓國收緊攜帶鋰電池上飛機的規定,凸顯全球航班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加,因為手機和電子菸中使用的鋰電池可能會發生故障,產生煙霧、火災或極端高溫。台灣長榮和華航等航空公司也發布類似新規。

路透社報導,去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記錄顯示,全球每兩週發生三起飛機上鋰電池過熱事件,而2018年每週發生不到一起。

航空業也認識到越來越多人使用鋰電池存在安全隱患,並定期收緊規定以應對事故。

從週六開始,韓國航空公司的乘客應隨身攜帶充電寶和電子菸,而不允許放在頭頂行李箱中。設備不得在機上充電,並將執行電池數量和強度限制。

乘客最多可攜帶五塊100瓦時的便攜式電池,而超過160瓦時的電池則不允許登機。韓國交通部表示,電池也需要存放在透明塑料袋中。

韓國乘客鬆口氣

從韓國最大機場仁川國際機場起飛的韓國旅客週六告訴路透社,新規定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我感到很安全,因為我們有了可以保護我們的新規。我還被建議在登機時隨身攜帶(這些鋰電池設備),這讓我感到很放心,因為一旦發生意外,我們可以立即發現。」37歲的Kim Jae-woung說。

韓國當局表示,這些措施是為了應對公眾對火災的擔憂。一架釜山航空飛機今年1月在等待起飛時起火。調查人員尚未確定火災原因,但週四的初步調查聲明稱,火災是從機艙頭頂行李箱中開始的。

所有170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在飛機被毀前疏散。火災是在航班起飛延誤約20分鐘後發生的。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一位發言人表示:「現有機組人員消防程序,已被證明對在飛行中發生的所有(鋰電池)事故都有效。但是,如果此類事故發生在地面,最安全的選擇是撤離飛機。」

機組人員接受過使用滅火器滅火、用液體冷卻電池以及將設備隔離在防火袋或防火盒中的培訓。

每架飛機上都有數百個電池

鋰金屬和鋰離子電池是不可充電和可充電電池的不同類型,可用於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手錶、移動電源和電子菸等設備。

滿員航班上的乘客可能攜帶數百個電池。

製造缺陷或損壞,例如手機被擠壓在飛機座椅之間的縫隙中或暴露在極端溫度下,都可能導致它們短路並迅速過熱。飛行安全基金會表示,這種情況會導致熱量、煙霧和火災,甚至會發生爆炸,導致「極熱凝膠和設備部件像彈片一樣,以高能量噴出」。

2016年,聯合國航空機構國際民航組織(ICAO)禁止客機將鋰電池作為貨物運輸。此前,2010年,一架UPS貨機在迪拜墜毀,2011年,一架韓亞航空貨機在韓國墜毀,當時貨艙內均有此類電池,以至於發生大火。

目前的航空標準規定,移動電源和個人電子設備應放在客艙內,而不是放在託運行李中,這樣可以及時解決任何故障。

歐盟航空安全(EASA)於2024年12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不合規的鋰電池會持續放在託運行李中」,託運行李檢查需要改進。

業界正在探索新的檢測方法,包括使用嗅覺檢測犬。

台灣航空公司也在行動

長榮航空表示,3月1日起,全面禁止於航程中使用及充電行動電池與備用鋰電池。中華航空(華航)建議航程中不要使用行動電源。

長榮航空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規定行動電源及備用鋰電池不得託運,應作為手提行李並妥善放置、避免擠壓或受損。

華航表示,基於飛航安全,行動電源應隨身攜帶並放置妥當,不可託運;基於飛航安全,目前是建議航程中不要使用行動電源。華航子公司華信航空對行動電源規定,比照華航。

星宇航空表示,從開航就全程禁止機上使用行動電源並禁止充電,因為星宇的飛機,每個座位都有可充電的設施。

責任編輯:李寰宇#

相關新聞
日本研製出經濟實惠又高效能的鋰電池
鋰電池起火怎麼辦?安全須知一次看
消防栓被凍住影響救火 王后區火災又見鋰電池
關稅前入美汽車成熱銷品 豐田RAV4賣最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