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01日訊】作者:州眾議員寇頓為民主黨人,代表格雷夫森德、班森賀、巴斯海灘及戴克高地選區。
當我寫下這篇文章時,已有數十名社區居民連續第226天聚集在布碌崙86街與25大道的拐角處。他們自去年7月中旬以來,每天抗議市政府在該地點建設遊民收容所的計畫。
這不僅僅是「不在我家後院」(NIMBY)問題。這些堅定的抗議者希望看到一項既能保護社區、又能幫助遊民的同理心政策。他們的訴求不是建造遊民所,而是提供永久性的經濟適用房,以及幫助有需要者重新站起來的基本支持服務。
這是正確的做法。然而,市政府卻一再拒絕,並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紐約市每年在遊民所上花費近80億美元,但遊民的數量卻持續增加,這足以證明這項政策行不通。
這種代價不僅是經濟上的,更是社會性的。市府不斷興建遊民收容所——這些遊民所既不是遊民想要的,也不是當地居民願意接受的——卻使某些開發商與遊民所管理機構的高層獲取暴利,而對選民的聲音置若罔聞。
將遊民安置於臨時收容所,無異於讓他們持續受苦;相反,興建永久性經濟適用房並提供適切服務,才能真正改善他們的生活,並減少遊民的數量。事實上,許多遊民寧願露宿街頭,也不願進入收容所,因為這些收容所往往環境惡劣,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根據市調查部門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這些收容所不過是某些貪婪的開發商與管理機構的金錢來源,其中部分高層年薪高達數十萬美元。諷刺的是,市府透過不斷興建庇護所,實際上反而助長了遊民問題的惡化。
以市府計劃在86街2501號興建的收容所為例,該設施將容納150名單身男性,其中許多人患有毒癮或精神健康問題。這項計畫將讓開發商與運營機構賺得盆滿缽滿,卻以犧牲納稅人的金錢為代價,並無法真正幫助遊民,反而可能損害社區安全。
原本用於開發這座不受歡迎收容所的資金,完全可以投入永久住房建設。例如,市府可以用部分預算翻修紐約市住房管理局(NYCHA)內大量閒置的公寓,將其轉為經濟適用房,並提供適當的社會服務,幫助遊民重建生活。這樣的方案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讓遊民危機不斷惡化。
現在,市府必須認清現實,放棄這項未經社區討論、且無人真正需要的收容所計畫。與其每年在全市遊民收容所上浪費數十億美元,不如採取更負責任的做法,立即開始發展所有紐約人真正需要的東西——可負擔的永久住房。
(以上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