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典音樂可改善胎兒的心率 有助發育

人氣 231

【大紀元2025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在這項由墨西哥州自治大學(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Mexico)等學術機構所共同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古典音樂對胎兒心跳的影響。他們使用數學分析工具來識別心率變異性的模式。

一般心率的量測是幾秒內多次心跳的平均值。相較之下,心率變異性的量測是個別心跳之間的間隔時間。這項量測可以深入了解胎兒自主神經系統的成熟情況,較大的變異性通常代表發育很健康。

研究人員招募了36名孕婦來進行實驗。他們分別播放兩首古典樂曲給這些孕婦的胎兒聽,而且藉由外部心率監測器量測胎兒的心率對這兩首樂曲的反應。

這兩首樂曲是法國作曲家聖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的《天鵝》(The Swan)和墨西哥作曲家馬丁內斯(Abundio Martínez)的《金色豎琴》(Arpa de Oro)。

演奏古典音樂的示意圖。(Shutterstock)

藉由採用非線性的遞歸量化分析(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研究人員得以在樂曲播放期間和之後辨別出胎兒心率變異性的變化。

這項研究的報告撰寫人之一、來自墨西哥國家心臟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ardiology)的研究人員勒馬(Claudia Lerma)說:「就整體而言,我們發現接觸音樂會讓胎兒心率模式更加穩定和更可預測。我們推測這種瞬時效應可以刺激胎兒自主神經系統的發育。」

除了整體效果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上述兩首樂曲之間的差異。雖然兩者對於穩定胎兒的心率都很有效,但《金色豎琴》的效果更強。它產生了更可預測和更規律的心率模式。

研究人員認為,節奏、旋律結構或文化熟悉度等因素可能與這些差異有關,它們會影響胎兒的反應。

對於待產的準媽媽來說,研究人員建議她們播放古典音樂給胎兒聽,因為這可以促進胎兒發育。

報告撰寫人之一阿巴卡-卡斯特羅(Eric Alonso Abarca-Castro)說,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胎兒的心率變化會在短期波動中立即出現,因此父母可以考慮讓胎兒聆聽安靜的音樂。父母播放舒緩的音樂可能會刺激胎兒的自主神經系統,使其受益。

研究人員計劃繼續探索這種效應,研究不同流派和類型的音樂以加深他們對該效應的理解。

另一名報告撰寫人雷耶斯-拉各斯(José Javier Reyes-Lagos)說:「為了確定節奏或文化差異是否會引起不同的胎兒心跳反應,我們打算擴大樣本規模,並擴大我們的調查範圍,將古典音樂以外的多種音樂風格納入其中。」

上述研究成果於2月4日發表在《混沌》(Chaos)期刊上。◇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新唐人鋼琴大賽 古典音樂盛宴 高手對決
參賽年輕選手:古典音樂獨特 能塑造人的性格
鋼琴奇才王帥文擔綱 VMO舉辦「古典音樂會」
「我完全享受其中」古典音樂人讚神韻音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