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絲設計師運用500年前技術創作精美設計

人氣 446

【大紀元2025年0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Anna Mason報導/梓依明編譯)觀看安娜‧齊加諾克(Anna Tsyganok)用傳統工藝編織蕾絲,至少可以說是一件複雜的事情。

就像16世紀的做法一樣,安娜用一組梭子編織和捻合長長的線。她的雙手按照蕾絲製作枕頭上的圖案靈巧地移動,一邊移動一邊用別針固定編織的位置。

「蕾絲的編織並不難。在編織過程中,兩對梭子上的線依次交織在一起。蕾絲總是成對編織的,兩根梭子用一根線連接起來。」這位來自俄羅斯的48歲女士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

「編織過程只採用捻線和編織兩個動作,這些動作的不同組合構成了整個蕾絲圖案。蕾絲是逐行形成的。」

48歲的安娜‧齊加諾克來自俄羅斯莫斯科附近的一個小鎮。(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安娜手持自己手工製作的蕾絲扇子。(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安娜手工製作的名牌蕾絲錢包。(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安娜發現蕾絲的製作過程和梭子的鳴響非常具有治療和鎮靜作用。(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用梭子製作蕾絲是一門被遺忘的藝術,也是一個治療過程。編織時,小木棍相互敲擊,發出細膩而有節奏的咔嗒聲。

安娜說:「蕾絲手工藝者在編織蕾絲時,就像在冥想:悅耳的梭子聲,雙手忙碌著,你需要時刻保持專注和足夠的注意力,以免出錯。」

「這是一個非常愉快、令人放鬆的過程,尤其是當你看到編織的成果時。普通的細線,在木棒的幫助下,竟然能編織出如此美麗的作品。」

安娜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她的作品,她在Instagram上擁有數千名粉絲。她創作了各種各樣的創意作品:襯衫蕾絲花邊領子和袖口;家用餐巾;項鏈、耳環、手鐲和胸針;各種裙子、短上衣、披肩等服飾;以及桌布、手袋和蕾絲扇子。

安娜在參觀了俄羅斯沃洛格達(Vologda)蕾絲博物館後購買了她的第一套梭子。(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安娜說,耐心和專注是蕾絲製作工藝的基本技能。(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2016年,安娜首次參觀了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沃洛格達市(Vologda)的著名蕾絲博物館,這次經歷激發了她掌握這門手藝的願望。她在那裡買了第一套梭子,開始學習這項技藝。

在針線活、編織和刺繡方面有一定基礎的安娜,對於用梭子編織並創造複雜圖案的想法感到「好奇和著迷」。

梭芯蕾絲編織技術起源於16世紀的意大利,隨著金屬針的廣泛使用,蕾絲很快受到富人的親睞。「一直以來,蕾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製作,因此一直倍受親睞,價格也十分昂貴。人們在蕾絲上花費巨資,因為這能彰顯他們的社會地位。」安娜說道。

(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安娜說,這項技術從意大利傳播到西班牙、比利時、佛蘭德(Flanders)和諾曼底(Normandy),最終在17世紀彼得大帝統治時期傳入俄羅斯。從那時起,時尚不斷變化,但這一工藝始終保持不變。

安娜表示:「編織蕾絲需要一個墊子或枕頭,傳統上是用稻草將其填滿的。我們根據一種叫做『Skolok』的設計來創作蕾絲。將設計圖紙打印在紙上,然後粘貼到厚紙板上,再將其固定在滾軸上。」

編織時,需要使用成對的梭子。

「通常,編織俄羅斯蕾絲時使用大約9到10對梭子。歐洲蕾絲則使用更多的梭子,數量可達200甚至300個。當然,還需要用到線——可以是棉線、亞麻線、粘膠線、絲線、金屬線或它們的各種組合。」安娜說,「要想熟練掌握這門技術,必須從基礎開始練起。」

(安娜‧齊加諾克提供)

據她估計,編織一塊小餐巾大約需要8小時。耐心和專注是關鍵。她喜歡這個過程,並享受製作出精美物品的滿足感。

最近,在製作一把蕾絲扇子時,她的丈夫幫助製作了一個塗漆的木製底座,以便他們將蕾絲粘貼上去。

「結果非常漂亮!」她說道,「任何機器都無法編織出與手工製作一樣的蕾絲。手工編織蕾絲時,蕾絲工匠將她雙手的溫暖注入其中,從而編織出獨一無二、獨具特色的手工蕾絲。」◇

責任編輯:韓玉#

相關新聞
組圖:17世紀貴婦的銀線蕾絲裙保存完好
組圖:「忠誠和愛」傳統家庭主婦的潮流
組圖:推崇傳統 新娘用15國蕾絲花邊縫婚紗
千禧代女子辭去工作 實現傳統妻子的夢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