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Rodd Mann報導/柳嵊濤編譯)近年來,自然災害對美國的大片地區造成了重創。颶風、野火、洪水與其它災害帶來死亡和破壞的同時,也迫使數百萬人逃離了家園。
從長期來看,這些災害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了影響,譬如住房短缺的加劇、保險費用及租金的上漲等。
許多人將登上頭版新聞的各類災害歸因於氣候變化。其它因素包括人口遷移至高風險地區,例如易發生洪災跟火災的地方。無論原因如何,自然災害的頻率跟嚴重性似乎正不斷加劇。
颶風、乾旱、強風和野火帶來的破壞對個人和家庭造成了情感和財務上的雙重影響。
災難的初步影響通常會涉及(當地)房價的急劇下降,鑒於市場上彼時已沒有多少潛在的買家。以2017年颶風「厄瑪」為例,當時佛羅里達州的房屋銷售量下降了50%。
災難發生後,市場信心通常會立即遭到打擊,致使市場恢復穩定需要一段時間。然而,總會有一些「撈底」投資者在損壞的房屋區域徘徊,看看是否能以低價收購房產。
越來越多的購房者在選擇房屋地點時,會認真將自然災害的風險納入考量。
我們來看一下通常這些不可預測的災害在發生後,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何種影響。
住房影響
當災害發生並迫使人們離開家園時,流離失所的居民會突然成為整體住房需求的一部分。他們將開始尋找新的地點和房屋,以替代他們失去的家園。僅這一因素就會導致整體房價的上漲。
此外,在受災地區,重建房屋以及基礎設施的投資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整體房價。在遭遇2024年颶風查利(Hurricane Charley)之後,佛羅里達州邁爾斯堡(Fort Myers)的房價於一年的時間便上漲了三分之一。
在洛杉磯,火災已摧毀或損壞了超過12,000棟建築物,包括6,000套房屋。這場災難加劇了該地區本就面臨的嚴重住房短缺的局面。
住房短缺的加劇將對房價和租金產生雙重影響,因為流離失所的人們會嘗試尋求庇護所。儘管有反價格欺詐法,但已有報告顯示租金價位上漲了50%到70%。
多數情況下,洛杉磯居民會選擇搬遷至其它城市,以避開住房短缺對房價造成的影響。受歡迎的目的地包括拉斯維加斯和菲尼克斯等地區。
流離失所的居民突然尋求住房,同時大規模人群遷至更安全及房價便宜的地區,兩重因素的影響使得重大災害後,整體住房市場格局將會發生巨大變化。
保險費用
災害頻發區的高保險費及自付費用影響了當地的住房負擔能力跟房屋擁有率。與此同時,出於對受到沒有保險保障的災害影響的擔憂,人們強烈要求添加能夠防止損失的保險政策。
在全國範圍內,2024年房屋平均保險費上漲了6%,於去年底達到了約2,522美元。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德克薩斯和路易斯安那等被認為是災害多發的州,正遭遇最高的漲幅。
由於野火,加州一些保險公司在去年將保費提高了多達34%。同樣,佛羅里達也在經歷保費的大幅上漲。
雪上加霜的是,在高風險地區,保單不續保和取消的情況正在增加,這使得房主更難維持他們的保險覆蓋。
加州保險局最近通過了新的規定,允許在災害多發地區提高保險費率,使房主能夠購買更高的保險覆蓋。其它州也在跟進這一趨勢。
由於規則變化,加州約900萬房主可能都將感受到近期野火的影響。具體表現為加州公平保險(California FAIR),作為向無覆蓋的房主提供特定保險的州政府保險公司,可能會對相關房主徵收額外費用。
對於許多房主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局面。但通過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費用,利用折扣,以及進行房屋改進以降低風險,都可以更好地管理成本。
情感創傷
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情感創傷,對個人以及整個社區來說都會是深遠的。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伴隨其不可預見的特質,往往會對當事者帶來極大的心理衝擊跟壓力。人們可能會為失去的家園和財物而悲痛,這些物品往往承載著其深厚的情感寄託。
這不僅僅是一次短暫的壓力性事件。失去家園而引發的苦痛,可能會造成對身心健康強烈且持久的負面影響。
對於未來的焦慮、面對更多未知災難的恐懼,以及破碎的安全感,可能會讓人感到虛弱。精神和身體健康可能都將因此受到影響。
此時,共享令人不快的經歷、社區的幫扶、幫助其他災民,以及接受專業諮詢,都變得至關重要。
若得不到幫助,人們會由於情感過於沉重而感到孤獨,可能會因此感到絕望,甚至陷入抑鬱。尋求幫助——其本身就是一種掌控局面的方式——並保持積極的信念,可以帶來更強的歸屬感還有目的感。
回到住房市場,除了成本和安全考量外,災後人們遷移的另一個原因是心理上的,即遠離充滿不堪回憶的地方。
無論是選擇留下來重建,還是遷移並紮根於別處,重要的是要面對並解決這段經歷對你造成的影響。必要時記得尋求幫助。
接下來該做什麼?
心理健康專家、社區資源和社會支持網絡可以提供幫助解決實際需求及情感修復。那麼你可以向哪裡求助呢?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為災難倖存者提供各類項目,其中包括個案管理、輔導以及經濟援助。
美國紅十字會提供緊急避難所,此外,紅十字會還提供食品和醫療護理。
在洛杉磯,211LA與Airbnb合作,為災後失去住所的人提供免費的臨時避難所。
許多地方組織,如YMCA,面向公眾提供臨時庇護所、淋浴跟基本設施。
其它國際、全國和地方組織——如Global Giving、Project Hope和加州社區基金會,會提供包括財務支持在內的幫助。
地方政府會依據情況提供具體的項目跟服務。請查看您所在地區有哪些可用的資源。
噩夢過後
在難以想像的災難過後,恢復將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自然災害發生後,家庭的健康和安全尤其應該受到重視。
以下是一些災後應對並開始恢復過程的指導方針:
• 檢查周邊是否有人受傷。若有必要,請聯繫緊急服務。除非傷者面臨進一步傷害或死亡的緊急情況,否則不要嘗試移動重傷者。
• 幫助鄰居,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士和小孩。
• 溝通:通過電話、短信或社交媒體告知家人和朋友你已平安。
• 如果當局建議撤離,請遵循指定的路線。
• 保護自己的健康。不要一次做太多事情。處理殘骸時請經常洗手,並穿戴防護裝備以防健康危害。
• 檢查結構性損壞、煤氣泄漏、電力問題、餘燼隔熱材料或其它危險。留意倒下的電線、被沖毀的道路、受污染的水源和破碎的玻璃。
• 保持信息通暢,收聽當地部門的通報和緊急廣播,獲取最新消息和指示。
• 聯繫保險公司,並拍攝損壞物品的照片或視頻用於保險理賠。保存維修或清理費用的收據記錄。
• 持續關注新聞,了解救援和恢復工作進展。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5。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作者簡介
Rodd Mann撰寫關於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開拓獨具創意的新職業的文章。他的職業生涯帶他走遍全球,從事過會計、金融、材料、物流及製造業運營等工作。作為作者、教師、作家和顧問,Rodd曾在多個高科技領域擔任過職務。您可以通過下方鏈接關注他:www.linkedin.com/in/roddyrmann
原文:How Natural Disasters Impact the Housing Market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