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寧芯採訪報導)2月25日、26日,江蘇南通市崇川區滬蔬通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銷售區域的62家商戶罷市,抗議市場漲租金,讓生意難做的商戶雪上加霜。
滬蔬通農產品批發市場(隸屬於南通滬蔬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滬蔬通)2023年開業,由大股東沿海集團牽頭建設,占地面積206畝,總建築面積16.6萬平方米,總投資6.5億元,主營水產、肉類、凍品批發及零售等業務。
連續兩天,豬肉銷售攤位的商戶共62家參加了罷工。商戶趙梅(化名)對大紀元記者表示,2月20日,商戶們臨時接到通知參與招標,如果不參與招標可以自行走人,因為他們的合同期限至2月28日,他們抵制此次招標的關鍵原因是攤位租金暴漲。
趙梅介紹,他們都是三年前從原農產品市場被搬遷至滬蔬通,她做豬肉生意已經有十餘年,以前市場年租金都是3萬元,在滬蔬通第一年是4.8萬元,第二年5萬元,今年是第三年,租金又漲至6.8萬元,商戶對此已經有不滿情緒,但是覺得再多拚一下,這樣的租金也能接受,未料到還要參與招標。
「6萬8000元作為底價,然後競標封頂三倍。現在一個攤位已經炒到25萬元,有個攤位底價9萬8000元,最高價格能達到29萬元。我們不得不跟他搞(罷市),因為現在大環境不好,大家都沒有錢,我們也是一樣,沒有生意賺不到錢。」趙梅說。
目前商戶的罷市仍然在持續,市場方面未給出任何說法,趙梅表示,他們豬肉區是第一批罷市的,無論如何要堅持到底,為了生存。
大紀元記者致電滬蔬通市場,電話無人接聽。
大陸百姓眼中的百業蕭條
中國新年已過,應該是所有人奔赴新的一年開始,但是今年開年在社交媒體裡充斥的是倒閉、失業、返鄉的景象。
在抖音平台隨處可見博主拍攝的商場空空盪盪、街道兩邊的店舖出租、出兌、關門的景象,從曾經的繁華到現在的冷清,服裝市場更是見不到顧客,很難開張,而找工作的人的數量總是遠遠多於招工的人數。
趙梅感嘆道,「現在老百姓手裡都沒錢,大家都算計口袋(裡的錢)在過日子,畢竟口袋都比臉還乾淨。現在稍微高檔一點的蔬菜都賣不掉。只有白菜、蘿蔔好賣,因為價格便宜。」
她還表示,疫情三年之後,周邊的飯店去年是撐了一年,今年實在撐不下去,十家有八九家倒閉,直接導致到他們的豬肉也賣不出去。
「反正今年的生意比去年還要差。去年100塊錢賺10塊錢,你今年可能一半都賺不到,沒有人,飯店關門了。他們生意不好,我們一樣生意不好。」
陳昊(化名)是廣東深圳市的一名導遊,中國新年是放假團圓時刻,但對於他來說正是掙錢的好時機,每年中國新年他都無法回家,在深圳帶團掙錢,而且是從過年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旅遊團不斷,但是今年讓他很失望,他到現在才帶了兩個團,其中一個團是香港遊客,給他的小費還算可以,而國內遊客現在根本不給小費。
「有團帶就有錢,沒團帶就沒錢。經濟不好,過年也不想出來旅遊了。帶兩個團賺的錢都不夠我交社保和房租,今年難啊!」
他說,現在深圳街頭很冷清,不像以前那樣繁華了,人們腳步匆匆,趕公交、送外賣,騎電單車的人也都是飛快,街兩邊的店舖很多都倒閉了,有轉讓的、有空置的,街上很難見到悠閒散步的人,現在深圳生活的幸福指數沒有以前好。
方明(化名)是浙江杭州市勞務中介的老闆,他告訴記者,現在行情不好,找工作的人太多,招工的工廠少,好多人都找不到好工作。「一個廠招人就招幾個人,然後去面試的人有幾百人。」
他說:「還沒來杭州的不要來了,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招滿了,還招人的企業都是要十幾個人面試能去百來號人的,預計接下來企業都已飽和,還在挑的或者還在家的,能躺平就躺平吧。」
也有很多網民在社交平台上訴說著今年艱難的境遇。
網民「往後餘生」說:「我以前在工地月入一萬多的工資,今年工地沒活幹,現在在我表弟超市做收銀員了。」
還有網民說:「真的有很多人失業,今年一開年,一地雞毛,啥活兒都沒有。」
網民「豫見」說:「大年初八來廣東找工作,帶了1200塊錢都用完了,半個月找了6個廠都不要,我買了張回家火車票還剩10塊錢,太難了!」
「今年工地現狀開工既停工,正月快過完了還沒幹活讓再等等,建築工地一年不如一年以後的工地人該何去何從?」
「十幾年第一次找不到事做,真是一年比一年難。」
「我也明天回去,廣州十日遊,結束,不好找工作,單價也很低。」
網民「鄭怪可愛的」說:上海真實就業現狀,地獄開局,95後在互聯網大廠月入過萬,身邊一大批同事朋友被裁,想換工作……找個工作比找老公還費勁……日子好像也沒什麼盼頭。」
「小絲瓜製衣廠專業褲子」說:「廣州房子租不出去,倒閉潮來了,實體店倒閉,搞什麼虧什麼,很多人回老家創業,導致廣州房子租不出去,很多老闆默默退出。」
「山東金寶」說:「北京的底商到處是倒閉招租的店舖,現在做什麼都不容易,各行各業慘淡,輕易不要做老闆。」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