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警新局長打擊犯罪有妙招 精準執警與生活品質執法

人氣 16

【大紀元2025年0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紐約市警察局(NYPD)局長在日前的一個早餐會上表示,目前紐約打擊犯罪政策的方向是對的,因為總體犯罪率連續3個月呈現兩位數下降的狀態。雖然時逢嚴厲打擊非法移民的川普總統上臺,無疑對犯罪分子大有震攝作用,但紐約市警察的執警策略確實也展現出了好辦法與好成效。

NYPD局長蒂施(Jessica Tisch)26日表示,她遵循她的導師、前警察局長布萊頓(Bill Bratton)的行事路線,一個是「精準執警」,一個是重新對「生活質量」問題執法,這些方法使得紐約的治安明顯好轉。

2月就要過去了,蒂施2月26日表示,她可以說全市犯罪連續第三個月出現兩位數字的下降:降幅在15%以上;七個主要罪種中有6個在下降;公屋犯罪降低了12%;地鐵系統內下降了28%。

「這不是偶然,也不是環境所致,更不是因為把同樣的事情做得更多了。」蒂施說,「而是依靠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創新方法——CompStat(犯罪統計)來重新想像警察部門如何看待和分析犯罪。」

蒂施進一步解釋,就是分析罪案集中發生的地區和街道,精準地派送大量的警力「淹沒該地區」。

「我們的想法是把重點放在比分局轄區小得多的地理區域,特定的街道、街區的特定區域,甚至是跨越轄區邊界的街區,無論我們看到哪裡犯罪率增加,我們都會分析這些峰值⋯⋯在這些區域我們最大限度地提高部署的有效性和效率。」蒂施介紹。

她說,NYPD每天向這樣的重點街區增派650名警官,「你不可能淹沒一個四平方英里的區域,而且你也沒有必要這麼做,但你可以在10個有問題的街區做到這一點。」

蒂施表示,這種有針對性的、基於精確位置的打擊犯罪的政策,「回報是極其豐厚的」——以至於在今年的前8週,目標區域的重大犯罪率下降了30%以上,有的地方如布朗士的一些街區的罪案降幅甚至達到了40%。

蒂施的另一個執警特點是抓「生活質量」犯罪。紐約市警察局將成立「生活品質」委員會,目的是為了追蹤紐約人每天抱怨的地方,以打擊紐約市街頭和地鐵上冒犯的乞丐、露天吸毒和無家可歸者等現象。

「犯罪和暴力是公共安全方程式的主要部分,但當居民、商業和遊客受到失控的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咄咄逼人的乞討、不守規矩的街頭兜售、隨地小便、露天吸毒等問題的困擾時,他們會感到不安全——而且給人一種混亂和無序的印象,」蒂施說,「生活品質執法是基於社區投訴」,「這是為了傾聽我們社區裡撥打311並懇求有人來幫助他們的人的聲音。」

蒂施表示,2018年至2024年間,有關乞討的投訴激增了2,700%,並指出僅在過去六年中,311電話總數就增加了近一倍;非法停車投訴增加了202%;噪音投訴增加了119%;有關無家可歸者露營的投訴電話增加了557%。

「紐約人顯然要求採取行動,」她說,但成立「生活質量」部門並不是為了推行零容忍政策,也就是所謂的「破窗」警務,「毫無疑問,這並不是零容忍政策,零容忍政策可能會很危險」,在她的現代版的「生活質量」執警中,「警官們始終擁有自由裁量權」。

前局長布萊頓是「破窗政策」的知名倡導者——這是90年代依賴的一種策略,重點關注生活品質違規行為和逃票等低級犯罪。

責任編輯:鄭樺

相關新聞
紐約市警察局長辭職 前FBI官員出任代理局長
紐約市警察局夜間調配數百名警員在地鐵執勤
羊頭灣州眾議員邁克看神韻:沒有共產黨的中國更美好
市府告九間電子煙分銷商 控誘害青少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