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中華民國副總統蕭美琴27日接見「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訪台團」,感謝歐洲議會跨黨派對台灣的支持、為台灣發聲。她表示,期許台灣成為世界的良善力量,且深化與歐洲的夥伴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25日表示,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團24日至28日訪問台灣,由歐洲議會復興歐洲黨團副主席伊亞伯(Ivars Ījabs,拉脫維亞籍)率團,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
訪團成員包括歐洲議會議員海德(Hannes Heide,奧地利籍、社會黨團)、穆拉奇(Arkadiusz Mularczyk,波蘭籍、保守黨團)、蒲立齊(Vladimir Prebilič,斯洛維尼亞籍、綠黨黨團)及團長伊亞伯的政策顧問萊品斯(Kārlis Ralfs Lapiņš,拉脫維亞籍)等人。

中華民國副總統蕭美琴致詞時表示,非常歡迎議員們來到台灣,訪團由跨黨派組成,代表歐洲不同的政治觀點與意識形態,但皆共同支持台灣並展現友誼,也一再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以及對全球繁榮與進步的貢獻,對此她深表感謝。

蕭美琴提到,她知道議員中有許多人也曾倡導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包括公開反對中國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藉此不當地排除台灣,這對台灣人民來說是不公平的。她說,「我們始終感謝世界各地的朋友願意發聲支持,並挑戰這些不公的主張。」

蕭美琴說,台灣人民希望成為世界的良善力量,且深化與歐洲的夥伴關係。事實上,歐盟目前是台灣最大外資來源。歐洲早期就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最初投資者之一。
她指出,「如今,當我們正面臨強化與整合能源資源的挑戰,歐洲也是台灣離岸風電、綠能與再生能源產業的主要投資與支持者。這些年來,隨著台灣經濟轉型,與歐盟的夥伴關係變得更加重要。」
此外,中華民國立法院院長韓國瑜26日下午接見「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團」伊亞伯(Ivars Ijabs)副主席一行5人。
韓國瑜強調,近年來台灣與歐洲關係升温,在各領域密切合作,例如在經貿領域,去年和拉脫維亞拓展無人機相關產業;台積電(TSMC)去年8月前往德國德勒斯登設廠,以及台灣電池公司輝能科技亦赴法國投資等。在教育領域,2023至2024年,歐洲各國來台就學近7,300人,超過八成來自歐盟會員國,而中華民國赴歐洲求學者2023年已超過1萬人,多數於歐盟會員國就讀,足證雙邊教育交流與人才循環持續熱絡。
伊亞伯副主席首先感謝韓國瑜院長及跨黨派委員撥冗接晤與熱忱歡迎,繼表示歐洲對台灣已發展為高度自由民主社會尤為印象深刻,認為台歐共享相同的自由民主價值,現今歐洲議會中有許多友台議員,因此藉由通過友台決議案,以力挺台灣,是歐洲議會不分黨派長期以來的高度共識。
伊亞伯表示,歐洲支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的問題,並認為維繫民主的生活方式有三項重要的元素,第一是面對快速改變的地緣政治環境,第二是維持自由開放的市場,第三則是持續進行高科技的合作,因為科學是自由民主未來進步的動能。
責任編輯:葉祡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