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充斥「AI味兒」 中國高校增加對AI的檢測

人氣 1141

【大紀元2025年02月27日訊】隨著DeepSeek在中國興起,高校學生們利用AI工具輔助撰寫論文的情況已越發普遍,利用AI偽造研究數據等學術不端問題引發擔憂。

據中共央視報導,AI工具興起後,不少大學生完成報告、論文時都習慣使用AI。相比翻閱厚重的書籍資料或者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查找資料,藉助AI撰寫論文成了「捷徑」。

第三方機構「麥可思」對三千多名高校師生的問卷結果顯示,近六成高校師生每天或者每週多次使用生成式AI。而大學生使用AI,有近三成主要用於寫論文或作業。

北京工商大學一學生坦言,有時候時間比較趕的話,就直接粘貼AI生成的內容交上去了。部分學生表示「習慣於藉助AI完成任務」,對AI產生了依賴。甚至有中小學生也用AI寫作業。此問題在近日引起廣泛關注。

專家提醒,AI工具得到的信息可能存在真實性和準確性方面的缺陷。若過度依賴AI,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維惰性、抑制創造力的發展。

除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自動生成論文,一些學生中還出現了利用AI偽造研究數據、進行實驗圖片編輯、替代自主設計等學術不端行為。

為了避免AI在大學生學習中的濫用,近期,復旦大學等不少高校紛紛出台AI工具使用規範,限制使用範圍,如果出現嚴重違規者,論文成績將被認定為不合格。天津科技大學從去年開始要求對所有本科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智能生成內容檢測,要求學生論文中智能生成內容比例不超過40%。此外,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湖北大學、福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也都在試行或出台相關規定或辦法,對學生藉助AI寫論文的行為進行規範。

為防止學術造假,還有多個團隊正在進行AI論文反識別的檢測研究。

責任編輯:高慧

相關新聞
三退聲明精選(2025/04/06)
四川一商店將200元一箱牛奶賣到6000元
內蒙通遼市有村莊泡水三四年 官稱仍在排水
河南景區預約程序崩了 上千遊客聚集大喊退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