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危機下 香港政府擬凍薪和裁員一萬人

【大紀元2025年0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綜合報導)為削減巨額財政赤字,香港政府宣布全體公務員凍薪,並將在本屆港府任期內削減一萬個職位。香港大學副教授劉洋撰文表示,最近4年香港的赤字水平創下了近25年來的新高,超過了歷史上數次主要經濟衰退時期。土地和房地產相關收入呈現斷崖式下跌是造成香港財政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香港財政預算案出爐 擬凍薪和裁員

據《南華早報》報導,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週三(2月26日)在立法會發布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

財政預算案披露,本年度香港財政赤字預計為872億港元(112億美元),財政儲備預計將在今年3月底降至6,473億港元,創十年新低。

預算案顯示,香港財政已連續第三年出現赤字。去年財政赤字為1,016億港元。

陳茂波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演講中,主要談到了削減開支的方法和在多個領域裁員等。

陳茂波稱,香港政府將大力度控制政府經營開支,並宣布2025/20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一致凍薪,包括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全體公務員;立法會主席和所有議員,以及祕書處人員;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各級法院法官和司法機構人員;以及區議會議員。公務員編制在2026/2027及2027/2028年度每年分別減2%。預計至2027年4月1日,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將削減約一萬個職位。

據香港《星島日報》26日報導,被問到預算案措施是否針對中產開刀,陳茂波指當局經研究後需開源與節流,今年預算案對中產紓緩措施減半是「力之所及」,希望市民諒解。

另據香港《信報》報導,外界建議公務員減薪,惟政府最終決定凍薪。凍薪是指當年薪酬保持不變。陳茂波表示,在多方面綜合考慮下,認為今年採取凍薪是較為合適。

香港財政赤字的主因被曝是地產收入暴跌

近日,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劉洋撰文指出,最近4年的赤字水平創下了近25年來的新高,超過了歷史上數次主要經濟衰退時期,如亞洲金融危機、全球金融危機等。

根據港府庫務科提供的一般收入明細,在港府的五大收入中,利得稅及薪俸稅是直接稅的最大來源,而印花稅和地價收入則分別是間接稅及非稅項收入的主角。

比較2023/24和2019/20財政年度,土地和房地產相關收入呈現斷崖式下跌,地價收入從1417.3億下降到195.8億,印花稅則從672.0億下降到491.1億,分別下跌86.2%和26.9%。

劉洋對法新社說,「(香港土地相關收入)本身是造成(財政)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地市場非常不活躍,房價也在下跌,這是人們不願意交易的原因之一,所以沒有稅收收入。

此外,川普政府今年2月4日開始對全部中國產品額外加徵10%的關稅時表示,這些關稅同樣適用於來自香港的商品。

責任編輯:鄭浩宇#

相關新聞
政府沒錢了?中共承認「過緊日子」是長期政策
香港大紀元就報檔收恐嚇信報警 獨立媒體頻遭親共份子滋擾
香港1月失業率維持在3.1% 失業人口11萬
香港華人一家讚神韻:演出水平真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