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伊韓國採訪報導)近日韓國政府宣布,已確認DeepSeek向中國字節跳動公司傳送用戶信息,並已中斷DeepSeek應用程序下載。韓國民眾表示,若DeepSeek侵犯個人信息,應對其下禁令。
韓國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2月17日在首爾市政府大樓就DeepSeek調查進展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已於15日下午6時暫停DeepSeek應用程序下載服務,直至其依據韓國《個人信息保護法》 進行改進與完善後再重啟服務,同時提醒已下載用戶謹慎使用DeepSeek,避免輸入個人信息,或刪除已下載的DeepSeek應用程序。韓國成為繼意大利之後,第二個全面禁止下載DeepSeek應用程序的國家。
委員會1月31日向DeepSeek總公司發送質詢函,質疑該公司在研發和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處理數據的方式,包括處理用戶個人信息的負責部門,收集項目和目的、信息使用和保存方式以及信息是否共享等。
委員會在審查過程中發現,DeepSeek在外國用戶信息保護方面存在不足。DeepSeek在2月14日的回函中承認,在其推出全球版服務的過程中違反了韓國的相關法律,並表示將積極配合委員會的相關措施。
委員會18日公布,審查還確認了DeepSeek將用戶信息轉交給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但目前尚不清傳送了哪些信息、傳送了多少。
根據韓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企業必須獲得用戶同意,才能把資料轉交第三方。 DeepSeek在處理個人信息時,未遵守該項法律規定。
民眾憂個人信息遭洩露 不能使用也不遺憾
韓國某管理諮詢公司代表李女士經常使用AI,如ChatGPT免費版與Notion AI付費版。她認為,AI在製作目錄、組織句子或創建表格等方面快速、高效。可是AI的知識並不總是值得信賴的,因為其來源不明確。
但是她說,「(DeepSeek)把個人信息交給TikTok母公司,這是企業道德問題」。
李女士說,下載應用程序時,雖然客戶同意提供個人信息給相關應用程序開發公司,但並不意味著同意接收廣告性信息,也不等於同意將個人信息共享給第三方公司。「如果企業在全球市場推出產品,卻缺乏全面保護各國用戶信息的計劃,會違反企業倫理,該企業的ESG評價也會成為問題。」
因此李女士表示,自己不會使用DeepSeek,也建議經常使用AI的人定期更改密碼。
James目前在SK某公司擔任部門經理,最近幾個月開始將AI作為日常工作工具使用。DeepSeek面世後,James曾考慮下載使用,希望通過同時使用不同的AI程序獲得更好的結果。
但由於SK已通知員工禁止使用DeepSeek,員工私自下載DeepSeek時會受到內部網絡的攔截,James只能按照公司規定使用ChatGPT。「如果DeepSeek確實存在個人信息非法洩露或信息歪曲的問題,那就很有必要禁止。」James說。
韓國淑明女子大學教授徐鏞求(Yong-Gu Suh)與東北亞共同體ICT論壇研究所長崔成(Sung Choi,音譯)都表示,DeepSeek的最大競爭力在於低開發成本與遠超其它國家的勞動力及工作時間。
崔成表示,DeepSeek被禁的根本原因不是洩露信息給字節跳動,而是可能將信息送給中國共產黨(中共)。根據中共的《國家情報法》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保守所知悉的國家情報工作祕密,中國企業必須與中共合作,所以中國公司獲得的情報可能會全部都送給中共,那麼韓國人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中共濫用。
因此,崔成認為,保護韓國公民個人信息的方法是讓中方廢除該條法律,韓國應通過外交手段與中方協商解決這一問題。
為加強應對DeepSeek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委員會計劃建立國家間監管合作機制,並於今年9月在首爾舉行全球隱私大會(Global Privacy Assembly,GPA),具體實現該計劃。
2024年,委員會已經對OpenAI、Google、MS等6個主要人工智能(AI)服務實施了為期5個月的初步現場檢查,此次對DeepSeek的檢查工作僅由一名工作人員完成。
此外,委員會還計劃向在韓國推出服務的海外AI開發者提供審查指南,同時推動法律修訂,制定AI相關特別規定,加強對海外企業的執法力度,以確保使用AI時,用戶的個人信息能得到有效保護。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