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自1月重返白宮以來,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已實施或宣布多項關稅措施,並多次表示會對進口商品徵收額外關稅。
這些關稅措施範圍廣泛,包括對外國進口商品徵收普遍關稅,也包括針對特定行業、地區或國家的關稅,目的是迫使對方改變既定的貿易政策。
徵收普遍關稅
川普政策的核心之一是分階段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普遍關稅。
川普上週指示其經濟團隊制定計劃,對所有對美出口商品徵收關稅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以及納入對非關稅壁壘的考量,如將美國產汽車排除在外的安全法規以及提高美國產品成本的增值稅。
幾乎每一任美國總統都會加徵關稅。關稅曾是美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近幾十年來關稅占美國稅收的比重已大幅降至很小一部分。
經濟學家警告,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在短期內引發通脹,因為進口企業需要支付關稅,最終可能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過去也有外國廠商為保住美國市場最後選擇降價的例子。
全球貿易夥伴也可能會實施反制關稅,對美國的農業、能源和機械出口徵收新關稅。這可能會升級為全球貿易戰,為企業和投資者帶來不確定性。

針對特定國家的關稅
川普的關稅政策重點針對多個主要貿易夥伴:
1. 墨西哥和加拿大
這兩個國家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其中墨西哥排名第一。川普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生效日期為2月4日,作為對這兩個國家在禁止非法移民和芬太尼措施不當的回應。
但在關稅生效前,川普與兩國領導人分別通話,隨後宣布將實施日期推遲至3月1日。加拿大主要向美國出口原油、能源產品以及汽車及零部件,而墨西哥則向美國出口各類工業和汽車產品。
2. 中國
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了10%的額外關稅,兌現他對華加稅的競選承諾。隨後,北京宣布從週一(17日)開始對部分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在川普的第一任期內,美中曾陷入長期貿易戰,但最後雙方達成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在拜登政府上任後未能繼續,同時中方尚未完全兌現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許諾購買量。

3. 歐洲
川普表示,歐盟和其它國家對美國存在「令人擔憂的貿易順差」。他指出,這些國家要麼將被徵收關稅,要麼必須增加購買美國產的石油和天然氣。
2月14日,歐盟委員會在聲明中表示,川普的「對等」貿易政策是朝著錯誤方向邁出的步伐。
4. 俄羅斯
川普表示,如果俄羅斯不肯儘快達成結束俄烏戰爭的協議,他將對俄羅斯及「其它參與國」祭出稅收、關稅和制裁。
5. 印度及金磚國家
印度總理莫迪上週在華盛頓會見川普,並提出討論降低關稅、增加對美石油天然氣和軍機採購等潛在讓步措施。印度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中對美出口徵收最高關稅的國家。
川普說,如果金磚國家不承諾放棄創建新貨幣,他將對其徵收100%的關稅。 金磚國家以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為主。
6. 哥倫比亞
川普表示,由於哥倫比亞拒絕接受被美國遣返的非法移民,他將對哥倫比亞商品徵收25%關稅。隨後,雙方很快達成協議。

針對特定產品的關稅
1. 金屬類
川普於10日宣布,將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關稅。鋼鐵和鋁廣泛用於汽車、航空航天、建築和基礎設施行業。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美國是全球最大鋁進口國。根據國際貿易管理局的數據,美國在過去十年中一直是鋼鐵貿易逆差國,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鋼鐵進口國,其中超過一半的鋼鐵進口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

2. 芯片
川普表示,將對芯片徵收「25%或更高」的關稅,並在一年內大幅上調,但尚未明確生效日期。
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台積電(TSMC)為美國的英偉達、蘋果等生產芯片,在2024年約70%的海外收入來自北美客戶。
3. 藥品
川普計劃對進口藥品徵收25%或更高的關稅,這可能會對日本製藥巨頭(如武田製藥、安斯泰來、大冢製藥、衛材)造成影響。
印度的製藥業也將受到衝擊,因為印度大多數仿製藥企業的最大市場是美國,對美出口約占該行業總出口額的31%。

4. 汽車
川普表示,汽車關稅最早將在4月2日實施。例如,歐盟對進口汽車徵收10%的關稅,是美國乘用車關稅稅率(2.5%)的四倍。不過,美國目前對除墨西哥和加拿大以外的國家生產的皮卡徵收25%關稅。
川普還提出對其它汽車(包括電動車)徵收100%甚至更高的關稅。2024年,美國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汽車及零部件總額超過2020億美元。
5. 對木材和林業產品
川普週三表示,美國將對進口木材和林業產品徵收25%左右的關稅。他將於「下月或更早時候」宣布最新關稅措施。◇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