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過去十年間逾千人因交通意外喪生 電車意外率居首

人氣 18

【大紀元2025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浦慧恩香港報導)政府統計處(17日)發表最新《香港統計月刊》,並刊登專題文章《2014年至2023年香港道路交通意外統計》,分析過去十年間本港的道路交通意外情況。統計顯示,2014年至2023年間,全港共有1,090人死於交通意外,平均每3.3天便有一人喪生,顯示道路安全問題仍需關注。

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每年道路交通意外導致的傷亡人數介乎18,360人至22,269人,當中死亡人數則由90人至135人不等。2023年,全港共發生17,189宗交通意外,導致22,269人傷亡,涉及28,808部車輛。從傷亡人士的分布來看,司機是最常見的傷亡者,2023年佔總數的58.1%,乘客則佔29.6%,行人佔12.4%。此外,25至44歲的傷亡者比例持續上升,尤其是25至34歲群組,其傷亡率由2014年的每千名人口3.72人增至2023年的5.33人,35至44歲群組亦由3.28人上升至4.14人,反映該年齡層的道路風險較高。

按車輛種類分析,電車的意外率為全港最高。2023年,電車每行駛100萬公里就發生11.18宗意外。其次是電單車,意外率為5.75宗。若按車輛數量計算,私家車涉及最多交通意外,2023年共發生11,067宗,其次為的士,共5,265宗。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的士與電車的涉及意外率在過去十年間均有顯著升幅,的士從每百萬公里1.71宗增至2.15宗,電車則由9.07宗增至11.18宗。

公共巴士則長期位居第三,然而其交通意外大多與撞車無關,例如乘客於車廂內失去平衡、上落車時跌倒等。這類事故反映了公共運輸的潛在風險,尤其是乘客安全問題。

統計處指出,這些數據來自運輸署統計組,反映了過去十年間香港道路交通安全的變化趨勢,亦顯示某些特定車輛類型的風險較高。當局呼籲市民提高道路安全意識,尤其是電單車及電車的駕駛者,以及較高風險年齡群組的司機。政府亦將繼續加強交通管理及安全措施,以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公立醫院大幅加價 港調查:逾八成長者有疑慮或擔心
港去年67宗懲教使用「必要武力」 13宗投訴涉「非必要武力」
曼聯對港隊5月30晚大球場上演 門票明起公開發售
港國安處帶走許穎婷父母調查(更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