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人民幣貶值 中企和中國家庭外幣存款激增

人氣 11261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紀元2025年0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背景下,出於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中國企業和家庭在1月份大幅增加了外幣存款。

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上週五(2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境內外幣存款總額從上月的8,529億美元增至8,924億美元,增幅近400億美元,創下2021年4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數據顯示,居民和非金融企業的外幣存款均有所增加。

彭博社分析稱,市場急於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幣的現象,凸顯了中國企業和家庭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尤其是美中貿易戰可能升級的情況下。

人民幣面臨貶值風險

人民幣正在從1月份觸及的一年低點反彈,但仍面臨多重貶值風險。其中,如果俄烏戰爭結束,可能導致俄羅斯減少對人民幣結算的依賴。此外,川普(特朗普)政府可能開始徵收對等關稅,因美元是國際貿易的最主要結算貨幣,這些因素都可能加劇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川普上任後,已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並對鋼鋁製品額外加徵25%的關稅,同時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來應對不對等關稅問題。中國是2024年美國第三大貿易出口國。這些政策可能進一步影響人民幣走勢。

2月換匯趨勢值得關注

中國居民可能在2025年初加入新一輪兌換外幣潮,因為他們每人每年都有5萬美元的限額。理論上,這一限額每年年初都會重置。

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首席大中華區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告訴彭博社,通常每年初中國的外幣存款都會出現季節性增長,但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因川普贏得美國大選,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顯著加劇,從去年12月初就開始,外匯存款就出現了上升趨勢。

她表示,在過去一個月,隨著對中國人工智能的關注,以及美元普遍走軟,美俄就烏克蘭問題展開談判,值得繼續關注2月份的中國換匯數據。

中美利差擴大 人民幣持續承壓

中共央行行長潘功勝週日(16日)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稱,儘管最近許多貨幣兌美元貶值,但人民幣基本保持穩定。

北京對人民幣兌美元設定了帶約束力的每日參考匯率,並通過調整資本管制、擴大海外借款渠道來管理匯率穩定。

這背後反映了人民幣政策上的兩難。第一,人民幣一直在承受貶值壓力。由於經濟疲軟,中共央行進行了多輪存款利率下調,導致基準利率遠低於多數發達國家,使得高收益外幣資產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過去一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7至7.3的窄幅區間內波動,但美國和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擴大至創紀錄水平。

第二,北京有讓人民幣貶值的需求。中國經濟嚴重依賴出口,人民幣貶值有助中國出口以及減少外國進口,但人為操縱貶值可能會引發美國更嚴厲的懲罰。

分析師表示,中國目前正處於自1960年代以來最長的一次通縮周期,這進一步加劇了人民幣貶值的潛在壓力。

美關注是否有國家刻意貶值貨幣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2月初表示,「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不平衡的經濟體,而且他們現在正處於嚴重的衰退之中。他們正在經歷通貨緊縮,並試圖通過出口擺脫困境。」

貝森特多次強調,川普政府的「強勢美元政策」不會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它國家也可以實行弱勢貨幣政策來操縱貿易。

他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美國尋求公平貿易,不允許中國的大量出口商品靠不公平的方式湧入美國。

「我們想要公平貿易。其中一部分就是在貨幣和貿易條件方面採取強硬立場。」他說。

他指出,有許多國家通過跟美國的不公平交易活動「累積了大量(貿易)盈餘」,卻「沒有建立一個自由式的貿易體系」。

他提到有國家在通過「抑制利率」導致貨幣貶值,但未點名具體國家。

貝森特暗示,中國或出現在4月1日美國財政部發布的特別關注貨幣操縱國名單上。

彭博社的一份分析發現,中共央行一直優先考慮人民幣的匯率穩定,即使在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額外關稅後,北京依然選擇推遲實施貨幣寬鬆政策,以避免人民幣過快貶值帶來的衝擊。◇

責任編輯:林妍#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美國新財長暗示或將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
中國經濟放緩加劇 外商直接投資三年跌99%
一文看懂 什麼是川普對等關稅及其影響
川普祭關稅 電商加快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