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黃牛票」炒賣猖獗 港消委會倡實名制

人氣 12

【大紀元2025年0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綜合報導)去年,消費者委員會接獲超過4萬宗投訴,按年上升兩成。消費者總幹事黃鳳嫺在電視節目中表示,增幅主要受到美斯缺席賽事及舒適堡結業的影響。隨着大型活動日益增多,她期望主辦方能訂立更明確的條款,並建議政府推行實名制,以抑制「黃牛」炒賣問題。

黃鳳嫺在有線新聞節目指出,去年接獲的投訴中,餐飲及娛樂類別數量最多,達5,810宗,其中約25%與美斯未能出場有關。撇除美斯事件後,仍然有超過3,000宗投訴,較前一年增加17%。這一上升趨勢主要與市民前往中國大陸消費有關,再加上香港餐飲業長期人手短缺,導致餐廳的服務水準、食物品質或價格未如理想,從而引發更多投訴。此外,她提到,去年9月舒適堡結業時,也接獲了5,600宗相關投訴。

她希望未來的「盛事」能設有更清晰的條款,以保障消費者權益。若演出嘉賓的要求有所變動,或粉絲的安排需作調整,應儘早通知相關消費者,也期望能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處理,例如設立退款機制或特別安排,以安撫粉絲情緒。

黃鳳嫺表示,隨着「盛事經濟」發展,「黃牛票」炒賣情況可能會越演越烈。例如,近期有新聞報道,部份門票價格炒至十多萬元,這實在是天文數字,她希望市場能更規範和穩定,而實名制或許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此外,去年共有3,300宗旅客消費投訴,當中八成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其中,涉及不良營商手法的個案達650宗,而中藥「斤變両」的問題仍然存在,亦有珠寶鐘錶類的投訴個案。她指出珠寶鐘錶的投訴情況較特殊,某些案例甚至帶有欺詐成份。有大陸旅客來港後,被遊說購買高價珠寶,並被誤導認為這些物品可作抵押以獲得大額貸款,然而最終發現根本無法借貸。

至於去年接獲的投訴中,消委會已成功跟進15,000宗,成功調停率約69%,較前年上升5個百分點。黃鳳嫺認為,這反映出商戶越來越重視顧客服務,希望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公立醫院大幅加價 港調查:逾八成長者有疑慮或擔心
港去年67宗懲教使用「必要武力」 13宗投訴涉「非必要武力」
曼聯對港隊5月30晚大球場上演 門票明起公開發售
港國安處帶走許穎婷父母調查(更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