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別人的雲淡風輕

作者:青松
每個人的路不同,別人身上的雲淡風輕,定也有背後的因果。(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38
【字號】    
   標籤: tags: , ,

生活中的許多煩惱,大概都源於人與人之間的對比。將自己與別人比,有時候會發現,同一件事在自己身上可謂艱難困苦,在別人身上卻是舉重若輕。

前段時間,同事向我諮詢一件工作上的事,我碰巧處理過。當時吃了很多苦,踩過很多坑,積累很多教訓,耗時好幾個月才最終做成。所以,我耐心細細地跟同事講,將會遇到什麼困難,會付出什麼代價,需要怎樣應對等等。

結果,同事人脈資源豐富,沒怎麼折騰,只用一個月就做好了。我當時面對的困難,他幾乎沒遇到,所以不需要付出太多,輕輕鬆鬆就實現目標。收到同事的消息,我一時不敢相信,那麼難的事怎麼會那麼容易做好呢。

這樣完全不同的際遇,的確讓心裡翻騰好一陣。我忍不住質疑自己當初是否決斷有誤?那些困擾我許久的困難到底是客觀存在,還是有人在背後計謀攪局?那些曾經吃過的苦、付出的心血與代價是否都可以避免的?

糾結了好久,我忽然覺得自己可笑。世界一直在變,方方面面的條件也在變。在不同時間做同樣的事,所經歷的過程與最終結局可能都會有差異。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再過多攪擾實在沒必要。

生活中多吃些苦,看似吃虧。但換個角度來看,每個人的一生無論怎樣複雜紛亂,其實都有因緣牽扯。所吃的苦並非無緣無故,或許是我們在還債,或許是上天對我們的磨煉與考驗。吃過那些苦,我們的心智與從前比會有所不同。所以,看似失去,其實是一種收穫。

總之,每個人的路不同,別人身上的雲淡風輕,定也有背後的因果。唾手可得的東西,可能原本就屬於他們。因此,踏實走好自己的路就夠了,好的壞的,只要發生了,便是我們該面對的。當我們坦然走過,或許在別人看來,我們同樣是雲淡風輕吧……@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圖為唐 韓幹《牧馬圖》。(公有領域)
    「唐朝畫馬誰第一?韓幹妙出曹將軍。」在韓幹之前的畫馬名家都被他比下去了。名畫古籍讚賞韓幹畫馬「獨步古今」、「自成一家之妙」,韓幹是怎樣做到的呢?看韓幹的兩幅名畫《牧馬圖》、《夜照白圖》和兩個小故事。
  • 路易十三親政後,他母親瑪麗卻依然戀棧權力!法國宮廷裡王黨和後黨之爭成為限制法國前進的巨大阻力! 法蘭西歷史上最偉大的鐵血宰相黎塞留成功調解了這對母子間的矛盾,成功躋身權力中樞。並成為執掌首相大權長達18年的一代名相!
  • 一些人在輪迴轉生後,或因未喝孟婆湯,或因某種特殊機緣,可以知曉自己的前世,不過,能夠知曉一兩世的人較多,而能知曉九世人生的並不多見。且說晚清太守章價人的兒子章華,不僅風采過人,而且德才兼備,年紀輕輕就已出名。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二甲98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他曾得了奇怪的病症,並在恍惚間看見了過往的九世人生。
  • 興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是三國時期一個頗不尋常的年份。這一年,十四歲的漢帝劉協,與群臣流亡在外,飽嚐辛酸;四十歲的兗州牧曹操,於定陶大敗呂布,打下第一個領地;三十四歲的徐州牧劉備,蟄居領地,靜待時機。風雲變幻之際,三國之一的東吳政權,尚處於風雨飄搖的草創階段。
  • 中華文化中的養生之道重在平日身心的調養,勝於生病時吃藥。介紹給你古人的「七養」、「四休」、「四印」等等養生之道。古人詩云:「北宅南莊不足誇,好兒好女眼前花。一朝身沒一丘土,又屬張三李四家。」你怎麼看呢?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掃送別詩中的悲愴之氣和悲苦之態,使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躍然紙上……
  • 戰爭中的的神蹟,一人俘虜132人怎麼做到的?為神服務與向國家效忠,在戰場上如何兩全?懸崖上的軍醫,硝煙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傷員?
  • 宋詩講究「理趣」,像「柳暗花明又一村」,「遠近高低各不同」,「淡妝濃抹總相宜」,「為有源頭活水來」等等名句,塑造意境之中凸顯出哲理,推衍意象之內暗含著義趣,大宋文化風貌,意韻煌煌燦爛。
  • 退休後,朋友矢志辦讀經班。在傳統節日、節氣中,精選古詩詞、文選等文化教材,自印成簡易書冊,同時要孩子自己作封面,設計封面圖,讓孩子讀起來更有成就感。上課期間,除了老師講解外,還要孩子們在教材裡找出重點,互問互答,腦力激盪之餘,更增添孩子們情感的密度。
  • 人生,最寶貴的不是想得而得不到,要留卻已失去的東西;而是珍惜擁有、立足當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