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中國人想自駕電動車環遊世界 為何阻力重重

人氣 232

【大紀元2025年02月14日訊】近日,陸媒報導,來自廣東的鄧先生計劃做一次環球自駕游,他的座駕是一台2023年購入的理想L9型電動汽車。可是,計劃剛剛開始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煩。他對媒體表示,由於自己的車需要通過海運到達美國,在諮詢過程中,海運公司要求他提供這台電動車電池的MSDS(物質安全數據單)和危包證。在他向理想公司提出請他們提供相關文件時,遭到了拒絕。理由是,「車只能在中國大陸使用」。

但鄧先生卻發現理想官方微博曾明確說明,理想公司有海外銷售業務官方的服務渠道,而且理想的官方宣傳片裡也曾宣傳,車輛可行駛至洛杉磯。同時鄧先生發現就在他提出要求並被拒絕的2024年底,網絡上卻發布了不止一位自媒體博主駕駛同款理想L9在外國旅行的視頻,其中博主「影視颶風」將理想L9從國內開到了歐洲;博主「食貧道」則是在洛杉磯自駕理想L9,而且表示他的兩輛理想L9是通過海運方式運至美國的。因此他質疑廠家「車只能在中國大陸使用」的回覆是在欺騙他。

對此,理想汽車表示,這些自媒體博主是屬於公司商務合作。但對於鄧先生個人的要求,理想公司稱基於企業研發資料的保密需求,和對車輛出海風險因素的考慮,未提供客戶提出的出海證件需求。但又表示,正在協助用戶與電池供應商協商溝通。

那麼理想公司為何不願意給鄧先生提供這些資料呢?

據網絡公開信息,理想L9是增程式混合動力車,不同於豐田系列的混合動力車設計,理想汽車為達到純電車的標準,雖然配置了發動機,但燃燒汽油的發動機只用來給電池充電,而鄧先生2023年所購理想L9車型的電池供應商是寧德時代。

2025年1月6日,美國國防部將寧德時代等中國企業列入了「涉嫌與中共軍方合作」的黑名單中,同時進入黑名單的還有騰訊、長鑫存儲、移遠通信及無人機製造商道通智能公司等,這份依據《2021財年國防預算法案》第1260H條款進行的更新版名單中,共列出了134家中國公司。

早在2024年6月,美國共和黨議員就呼籲美國政府禁止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向美國出口產品,因這兩家電池企業與中共軍工和中共支持的奴工計劃有聯繫。

有網友稱,「理想(公司)是對的,美國法規嚴苛,沒有足夠的準備,很容易被扼殺,參考大眾汽車在美的屈辱歷程,可見一斑」。

他所提到的大眾汽車的「屈辱」歷程,是指2024年2月,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當時有數千輛保時捷、賓利和奧迪汽車被扣留在美國港口。原因是大眾汽車集團的供應商發現這些車輛中有一種零部件是由美國實體清單中所列出的中國公司生產的,大眾公司接到供應商通知後,馬上主動通知了美國政府,並在經過美國海關批准之後,訂購了替換的零部件產品,並延後交付車輛。

當然這個歷程並非網友所稱的「屈辱」,但美國的各種黑名單的威懾力可見一斑。大眾汽車當然更希望在不違反美國政府法令的情況下做生意,大眾汽車是這樣,理想汽車當然也是這樣,理想L9搭載了寧德時代電池,很可能理想汽車早已經在考慮如何應對美國國防部黑名單中所涉及的寧德時代電池配件問題,這就是為什麼理想汽車公司會告訴鄧先生,「車只能在中國大陸使用」,且不準備由理想公司來提供電池檢驗報告。輿情之下,理想汽車也只是表示讓鄧先生和電池供應商協商溝通,自己不會出面參與其中。

可嘆鄧先生的電動汽車環遊世界之夢還沒開啟,就面臨挫敗,退一萬步說,即使電池廠家寧德時代提供了鄧先生所需要的材料,海運公司也能夠為鄧先生運送理想L9汽車到達美國,那會不會也出現像大眾汽車一樣被扣押在海關的情形呢?

更何況理想汽車本身的安全還存在很多問題,如近期曝出的車輛在行駛途中自動熄火升級系統,司機被困車中41分鐘的事件,該司機駕駛的就是一輛理想L9電動車。據報導,2024年12月14日,西安的衡先生駕駛自己的2022年以46萬元購入的理想L9汽車,在曲江新區行駛途中,車突然出現了黑屏並熄火,「剎車沒有反應,擋位也無法切換,車上所有的按鈕均不起作用,車門也打不開,太害怕了。」 當時衡先生致電理想汽車客服,對方詢問衡先生是否按了什麼按鈕,得到否定回答後,客服承認當時正在升級系統,並就此致歉。

衡先生後來接受採訪時表示,幸虧當時車行駛在最外側車道,其後面的車輛行駛速度不快,還能夠及時繞開,「要是行駛在高速上,突然停下來,後果不堪設想」。

而這種「不堪設想」的情形卻真實發生在另一位理想L9的車主身上,2024年4月,當一輛理想L9行駛在高速路上時,智能駕駛程序竟然出現了誤判,誤將高速路廣告牌上的一台五菱宏光汽車的圖片當成了真車,自動啟動了緊急制動。車輛突然剎車導致後車追尾,車主不但手部、臉部受了輕傷,而且還要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同樣的智能駕駛「誤判」在2023年也發生過,一輛理想L7在國道上正常行駛途中,將廣告牌上的蘇炳添識別成真人,也觸發了緊急剎停功能。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媒體上曝出的電動車事故比比皆是,很多都是燃油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比如,近日,大陸一位車主發帖稱,駕駛小米SU7汽車駛過坑窪路段後出現「過坑斷軸」情況,該車車主在抖音直播間進行直播維權時,遭到平台封禁。

2024年4月26日,一輛華為問界M7在山西運城發生交通事故,撞上灑水車後起火,車門鎖死,三人不幸遇難。

2024年7月,浙江杭州一輛極狐電動車發生自燃事故,但廠家的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後,並沒有著手調查自燃原因,而是上來先進行一系列掩蓋操作。忙不迭地給車罩上黑色車衣後,又拿著錘子將車頭、車尾的Logo車標摳掉,甚至連車輪上的品牌標識也被拆除。

為什麼電動汽車會出現這麼多設計失誤和安全故障呢?據報導,一位理想汽車前員工曾表示,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是按照互聯網思維造車,就是先打造出一款60分的產品,然後再逐漸升級到80分。

這種快速升級的作法與中共將電動車作為一種大戰略來發展是分不開的,早在2001年,中共政府就將電動車技術作為中國「五年計劃」的優先科學研究計劃;2009年,中共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都出台了新能源汽車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將占全部汽車的二分之一;同時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要占據世界汽車產品貿易總額一成,當然為達成此戰略目標,新能源汽車必須要快速發展,以便在世界上取得優勢。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其重要性關乎中共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際間政治博弈。為了實現「換道超車」,中共花費巨額資金支持。據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報告,從2009至2023年,中共共計投入2309億美元用於對電動汽車的支持。

在這種大張旗鼓的發展態勢之下,很多電動汽車廠家致立於將智能化等高端技術應用於電動汽車上,追求外表光鮮亮麗,卻很少在汽車的安全性和人性化方面下功夫。現在雖然中共宣稱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和產業化全球領先」,但卻無法解決人們日常駕駛中所遇到的一些關乎安全的問題,無法做到能夠更好地保障駕駛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因此,想要駕駛中國產的電動汽車進行環球游的夢想要實現起來很可能會阻力重重。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美國力撐加拿大堵住中國電動汽車湧入「漏洞」
歐盟通過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提案
中國電動汽車自燃頻發 「比亞迪漢」投訴居榜首
【名家專欄】中國電動汽車企業虧損嚴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