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和本田結束合併談判 600億美元交易失敗

人氣 688

【大紀元2025年0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趙鳳華綜合報導)週四(2月13日),日本汽車巨頭日產(Nissan)和本田(Honda)正式結束合併談判,宣告這項價值600億美元的交易失敗。但這兩家汽車製造商承諾,仍將在電動汽車方面保持合作。

日產和本田公司曾尋求聯手合作,以對抗行業競爭。

據消息人士透露, 由於分歧日益擴大,尤其是本田建議日產成為其子公司,使談判變得更複雜。

日本第三大汽車製造商日產公司面臨諸多問題,至今沒有從多年的危機以及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於2018年被捕下台所引發的動盪中完全恢復。

經紀公司里昂證券的日本汽車分析師克里斯多夫‧里希特(Christopher Richter)表示:「本田相當有信心,而且有很多對他們有利的因素,而日產則處境不佳。」

日產的合作夥伴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 )也曾參與合併討論,該公司也在週四退出了談判。

三家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展望未來,三家公司將在戰略夥伴關係的框架內進行合作,目標是進入智能化和電氣化汽車時代。」

整合重組

除了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BYD)等公司的無序競爭,日本汽車製造商也面臨另一主要市場——美國的不確定的關稅前景。

由於汽車銷售量下滑,日產公司在去年7-9月的季度報告中出現虧損。當時,首席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為了對業績負責而減薪50%。

日產公司正在推進去年11月宣布的重組計劃,包括裁減9,000個工作崗位,並將全球產能減少20%。該公司尚未透露詳情。

有消息人士在去年12月披露,日產需要進一步縮減在中國大陸的產能,該公司通過與中國東風汽車(Dongfeng Motor)的合資企業在中國經營八家工廠。

作為優化經營的一部分,日產已經暫停了在常州工廠的生產。

在去年12月宣布合併談判之前 ,日產和本田已經就技術合作進行了單獨談判,雙方可能在本週四宣布技術合作的範疇。

上週,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日產現在對與新夥伴合作持開放態度,台灣的富士康被視為候選企業之一。

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Young Liu)週三表示 ,將考慮入股日產,但主要目的是合作。

去年12月17日,在媒體首次報導本田與日產的合併談判後,日產股價在12月底曾飆升超過60%,本田股價則跳升約26%。之後,日產和本田的股價漲幅分別降至21%和11%。

目前,本田的市值約為日產的5倍,約7.5兆日圓(486億美元)。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美聯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李天琦#

相關新聞
【全球新聞】本田日產可望2026年合併
本田日產交易或成對抗中企比亞迪的關鍵
本田、日產談合併 傳三菱考慮不加入
日產拒絕成為本田子公司 合併協議暫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