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費飆升 荷蘭生活成本再上漲

人氣 17

【大紀元2025年0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安清荷蘭報導)根據一項調查,今年荷蘭普通家庭生活固定成本上漲速度遠快於通貨膨脹。這包括了保險、能源、增值稅、食品和日用品等多個方面。

固定生活成本上漲近500歐

根據荷蘭時報的報導,今年普通家庭的固定成本將增加近500歐元,比基於通貨膨脹率的預期高出120多歐元;而今年的通膨率預計是3.2%。

價格比較網站Keuze.nl根據荷蘭普通家庭固定支出以及市政稅費數據計算了家庭成本,並得出結論,固定成本增加主要是由於保險費率飆升造成的。基礎健康保險保費今年將增加約288歐元,汽車保險費用將增加98歐元;而其它家庭類保險,例如旅遊等也會增漲。

由於保費上漲,能源和各種固定開銷費用增加,一個有兩個孩子、一套房子和一輛汽車的四口之家,固定成本將比2024年多支付500歐元。該計算不包括租金,也不包括抵押貸款支付。

但並不是所有家庭的生活成本都會增加。對於簽訂固定能源合同(不含太陽能電池板)的普通家庭來說,能源帳單有可能將略低於去年。這是因為今年的能源稅略低於去年。但對於簽訂可變能源合同的家庭來說,能源費用或增加,因為傳統能源比如天然氣價格還在上漲。

能源價格仍然高居不下

根據最新的家庭能源價格指數(HEPI),荷蘭的天然氣價格是歐洲第三高,平均每千瓦時(kWh)付費17.8歐分;德國是11.88歐分,比利時則為9.31歐分。很明顯,荷蘭的天然氣價格比這相鄰的兩國高很多。不過,電力價格卻遠低於德國。荷蘭電費每千瓦時僅25.23歐分,而歐盟店家最貴的德國則是40.23歐分。

據能源比較平台Energievergelijk的報告,天然氣價格高居不下主要是由於高稅收造成的,事實上,荷蘭天然氣的消費稅是全歐洲最高的。用戶最終支付的天然氣價格裡包括了兩項稅收,即45%的能源稅和17%的增值稅(VAT)。這主要是因為政府希望推動綠色能源的使用,所以稅收被用作「隱形槓桿」,變相的限制傳統能源的使用,鼓勵居民轉向使用可持續能源的使用,比如電力。

能源專家考伯斯(Koen Kuijper)表示那些使用可持續能源,並且房屋保溫措施很好的家庭,能源消費將會有所降低。但轉向使用天然氣,對許多家庭來說並非易事,因為政府已經取消了安裝太陽能板的補助;一些老房子的隔熱措施不易更新;而對於租戶來講,使用何種能源完全取決於房東。

政府計劃將增值稅提高至21.4%

不只是天然氣稅費高,根據媒體《AD》報的報導,政府正打算增加高檔增值稅稅率,從21%提高至21.4%,以填補預算缺口。這將使服裝、媒體、網絡,家電和汽車等商品變得更加昂貴。

政府原打算提高體育、文化和書籍增值稅,但這項提議被議會否決,也遭到了涉及的行業抵制。政府必須要填補12億歐元的預算缺口,因此政府轉而考慮增加高檔增值稅稅率,只需提高0.4%的稅率就將給政府帶來13億歐元的收入。

該報聲稱,內閣正在準備一項提案,並計劃2月中旬提交給議會,以便在夏季到來前做出決定。財政部國務祕書範奧森布魯根(Tjebbe van Oostenbruggen)正在與聯盟黨和反對黨合作,爭取對這一提案的支持,但前景很不樂觀。多個政黨包括執政的四黨聯盟都不希望提高增值稅,政府可以選擇要麼在多個領域小幅增長稅率,要麼在某些特定領域大幅增加稅率。自由民主黨領導人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不會提高增值稅。」他認為政府應該削減海外援助,而不是通過在國內增加增值稅來填補財政缺口。

據悉,政府還曾考慮將另外9%和21%兩檔增值稅合併成一檔,約為18%的統一稅率,這會導致食品和其它日用品的大幅漲價,使很多家庭陷入困境,甚至無法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因此政府不得已放棄了這個計劃。

食品和日用品價格也將上漲

即使食品和日用品的增值稅部分不變,今年荷蘭家庭在這兩項上的開支也會增加。一些大型連鎖超市比如PLUS和Jumbo的首席執行官都表示,超市中部分A品牌產品的價格還會上漲。多家製造商已經要求超市提高採購價格,這意味著A品牌產品的咖啡以及其它食品等價格漲幅將高於超市自營產品。

PLUS首席執行官範哈勒(Aart van Haren)近期在行業採購問題圓桌會議上表示,「這種情況在去年就發生了,今年仍將繼續。」新冠疫情後,由於惡性通貨膨脹,超市商品價格漲得非常快。他舉例說,「超市自有品牌的採購價格上漲了5%,但對於同一產品的A類品牌生產商則要求他們的產品價格必須上漲9%」。他還表示,有些生產商甚至希望採購價格提高20%,例如,以牛奶為原材料的食品。

即將離職的Jumbo首席執行官範韋恩(Ton van Veen)表示,由於A級品牌通常比自有品牌更貴,超市和消費者支付的最終價格上漲速度要快得多。Picnic聯合創始人柏克爾(Joris Beckers)則表示,這些類型的製造商是「通貨膨脹的加速器」。

許多人為了省錢,紛紛選擇定期到德國購物。荷蘭一個市場調查機構Kassa最近進行的一項價格比較研究顯示,在德國購物,尤其是藥店商品,比在荷蘭便宜很多。這項比較涉及13種受歡迎的品牌產品,結果顯示德國的價格通常是荷蘭同類產品的一半。不僅是日常雜貨和燃料的價格便宜很多,連染髮劑、牙刷頭和面霜等健康和美容產品的價格也比荷蘭低很多,有的甚至超過了荷蘭商店裡的買一送一的促銷價格。

在對2,500名受訪者的調查中,65%的人會定期跨境購物,其中許多人前往德國購買雜貨、燃料和非處方藥物。近40%的購物者表示每次購物可節省50多歐元。

專家將價格差異歸因於荷蘭較高的消費稅。「追蹤金錢」(Follow The Money)研究表明,大型製造商可以利用其市場份額在不同國家設定不同的價格,很明顯,在荷蘭通過指定較高的價格,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潤。

責任編輯:余平

相關新聞
荷蘭明年經濟前景不樂觀 生活成本或大增
荷蘭公布財政預算 明年生活成本大增
「離線俱樂部」遠離數碼生活 在荷蘭受熱捧
荷蘭新法律法規生效 影響民眾生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