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需低迷 韓國對華出口減少 對美出口增加

【大紀元2025年01月07日訊】韓國貿易協會1月6日(週一)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去年韓國對華和對美出口額相差52億美元,自2003年以來時隔21年創下新低。這主要是由於中美貿易戰開打以後,韓國對華出口減少,對美出口增加。

數據顯示,去年韓國對華出口同比增長6.6%,為1,330.26億美元,中國穩居韓國最大出口國地位。同期,韓國對美出口同比增長10.45%,為1,227.91億美元,美國成為韓國第二大出口國。由此,兩者差距收窄至52.35億美元,為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對華出口額2003年首次趕超對美出口額,當時兩者相差8.91億美元,此後差距逐漸拉大,2018年達894.0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2018年韓國對華出口1,621.25億美元。這一年,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並持續至今。

之後,韓國對華和對美出口額差距開始收窄,2023年縮至91.22億美元,去年再拉至52.35億美元。

這主要是由於韓國對華出口減少,對美出口增加。

韓國對華出口於2021年(1,629億美元)創新高。但受中國內需低迷等因素影響,韓國對華出口2022年降至1,557億美元,2024年再降至1,330億美元。

相反,韓國對美出口保持增勢,汽車(8.2%)、半導體(122.8%)、普通機械(3.6%)、計算機(196.8%)等出口業績亮眼。三星、SK、現代汽車和LG等韓國大企業加大對美半導體、二次電池、電動汽車等尖端設備的投資力度,帶動相關機械類和中間產品出口增加。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韓國貿易協會1月5日稱,在2024年1月至11月的芯片出口(1,274億美元)中,韓國對美國及其「芯片同盟」台灣的出口占比反而從13.9%上升到21.7%,上升了約8個百分點。

同期,中國大陸占比為33.3%,香港占比為18.4%,兩者相加為51.7%,而業界認為出口到香港的芯片有80%—90%進入中國大陸。對比2020年(61.1%)4年間下降了超過9個百分點。

有觀點預測,若美中貿易摩擦在川普(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升級,且以美國為中心的供應鏈重組加速,韓國要擴大對華出口恐是難上加難。

責任編輯:李冰#

相關新聞
韓國政局紛亂、對中出口驟減 謝金河:敗也中國
韓國科學家發現延長鋰電池壽命的關鍵
韓國政局動盪 美國務卿布林肯將訪問首爾
韓國研發生物催化技術 塑膠回收獲突破進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