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雨霏綜合報導)中國黃曆新年是中華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萬家團圓、辭舊迎新的喜慶日子。無論是在中國國內還是在國外,華人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人們通常會克服重重困難「返鄉」和家人團聚,家家戶戶忙著掛燈籠、貼對聯、貼福字、放鞭炮,以喜慶的氛圍,熱鬧迎新年。
按照中國傳統習俗,每年大年初一、十五等特殊的日子,廣大民眾有到寺院廟宇燒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華人更是一直保持著這一傳統,今年也不例外。
中國
2025年1月29日,中國新年,大年初一的清晨,北京雍和宮、杭州靈隱寺、山西五台山等寺廟就已人山人海,擠滿香客,人們虔誠地祈求神明的護佑。當天,大陸媒體報導,在北京大約4萬香客頂著零下10℃的氣溫,排隊進入雍和宮,有人為燒頭香,連夜排隊10小時。








儘管中國民眾經歷了中共建政後的歷次政治運動,在無神論的洗腦教育之下,很多人已不信善惡有報,祭拜者進廟燒香拜佛、祈求神靈多以追求世俗物質和功利為主,但仍無法完全割裂中華傳統文化根植於老百姓心中與上天神明的聯繫。
近年來,中國瘟疫肆掠,經濟持續惡化,各行業失業率高漲,很多人對前途深感迷茫,期待神靈的保佑,以求擺脫困境,求得人生的平安、健康與幸福,甚至有人喊出「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間,選擇求佛」。
事實上,中國祭祀文化源遠流長,過年祈福是對傳統祭祀文化的承傳。傳統上的祭祀內容主要在於表達對上天的恭敬、感恩、反省過失和許願。其中的許願是許諾多做善事,不做壞事,廣積陰德,才能真正得到神靈的賜福。
台灣



泰國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




越南



緬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