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玉玟休斯頓報導)2025年1月23日(星期四)中午12點半,松年學院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人文講座,開啟了年度系列活動的序幕。
講座主題為「歌劇中的反串角色之美」,由王沛君博士主講,並親自演唱了三首知名的反串歌劇選段,鋼琴家Keith Chambers擔任伴奏。王博士用以淺入深的方式,生動地剖析了反串角色在歌劇中的歷史演變,從古至今的發展脈絡娓娓道來,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在講座中,王沛君博士指出,反串角色的展現不僅限於某一個文化或國家。例如,中世紀歐洲盛行的閹人童音宗教歌曲高音演唱、女飾演男性的中音演唱、中國傳統戲曲中的反串,以及台灣歌仔戲女扮男的表演,都是這些角色的藝術呈現形式。
反串角色在歌劇中的起源可追溯至17至18世紀的閹伶。這些角色由接受閹割手術的男性歌手出演,以保持高昂細緻童聲的純淨音色。閹伶同時擁有高音的嗓音和男性雄壯的外型,這一獨特在當時的歐洲深受歡迎。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觀眾逐漸對這種形式失去興趣,於是便產生了由女性歌手反串男性角色的演出形式。
作曲家們突破傳統界限,為女中音專門創作反串男性角色的歌曲,將聲樂藝術與戲劇性巧妙融合。這些反串角色展現出多層次的聲樂詮釋,讓演出者能夠表現出獨特的魅力。原本男性角色經由女中音的詮釋,轉化為更加英俊的形象,深受觀眾喜愛。
王沛君博士在演講中強調,歌唱的關鍵在於融入角色並享受其中。歌唱不外乎需要掌握呼吸、共鳴和音準等技術,但更重要的是音樂和情感的傳遞。她希望激發大家對歌劇的興趣與理解,未來能更深入欣賞不同角色和表演中的藝術價值。
責任編輯: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