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27日訊】大家好,歡迎來到《唐青看時事》,今天咱們就來談這場越來越有看頭的三方博弈,看看川普這步棋,到底能不能破局。
乾淨世界獨家:美中俄三國角力 川普能否破局?川普有何戰略?北京兩頭下賭注,最大變數是什麼?接下來局勢將如何發展?
這場戰爭都快拖成連續劇了,大家的目光都盯著俄羅斯和烏克蘭,結果川普一回到白宮,立刻來個大動作,不只對普京放話,還順便試探中共的底線。
北京會怎麼接招?普京又會怎麼回應?這盤棋,到底誰在掌控局勢?
我們先來看各方的表態。
1月22日,川普在「Truth Social」發帖表示,如果俄羅斯不就結束烏克蘭戰爭達成協議,他將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加大關稅。並表示,新關稅還可能適用於「其它參與國家」。
1月23日,川普在福克斯公布的採訪中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都要為俄烏戰爭分擔責任。他批評「普京不應該這麼做(發動全面入侵),這必須停止」。他也批評澤連斯基當初「想要戰鬥」,而不是達成協議。
1月23日,川普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視頻演講中表示,希望中方能夠幫助結束這場戰爭。
1月24日,普京在接受俄國國家電視台採訪時強調,他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他稱讚川普「不僅聰明,而且務實」,表示「我們與現任美國總統一直保持著一種高效、務實但也充滿信任的關係」。普京又說,「我無法不同意他的觀點:如果他擔任總統,如果2020年他的勝選沒有被竊取,那麼2022年在烏克蘭出現的危機本可以避免。」川普曾多次聲稱,如果2022年是他當總統,俄烏戰爭就不會爆發。普京還真的認可了這種觀點。
1月24日,澤連斯基強烈譴責普京試圖「操縱」川普,以實現俄羅斯對烏克蘭問題的有利解決。他重申,任何涉及烏克蘭的和平談判,必須包括烏克蘭和歐洲夥伴。
局勢概述
我們再來看看這場戰爭的現狀,誰還能撐下去,誰已經快扛不住了?
先來看看普京。
這仗打了快三年,普京雖然撈了烏克蘭五分之一的地盤,但代價也很大。俄羅斯真的扛得住嗎?
軍費已經飆到GDP的6.3%,換句話說,三分之一的國家預算都拿去燒戰爭了!這還不算完,政府瘋狂加稅、借錢,結果企業壓力大,投資停滯,整體經濟變得越來越拮据。
通貨膨脹也失控了,俄羅斯央行一狠心,直接把利率拉到21%。這什麼概念?企業貸款貴到離譜,銀行縮水,市場上的錢變少,經濟壓力直接爆表。
去年12月,普京和一票大企業家開會,結果商界集體吐苦水:利率太高,快活不下去了!普京當場臉色變黑,雖然沒發火,但心裡肯定清楚,經濟撐不久了。
那普京會不會談判?可能吧,但他的條件不會低。他絕對不會輕易認輸,底線就是——西方承認他占領的地盤,還要保證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簡單說,他要的是一個「保住戰果」的停戰協議。
再來看烏克蘭。
打這麼久,烏克蘭當然希望有個結果。但問題是,他們能接受普京的條件嗎?
西方雖然還在支持烏克蘭,但美國這邊換了川普,未來的軍援還能不能穩定?這就難說了。如果美國減少援助,烏克蘭的談判籌碼就會變少,到時候還能不能堅持現在的立場?這可不好說。
最後是中共。
中共的態度一直很微妙,兩邊都不想得罪,但又暗中使壞,想撈取最大利益。
中俄關係密切,經濟合作越來越深,俄羅斯打仗,背後是中共撐腰,輸送武器彈藥,加上經濟輸血,怎麼可能不管?但同時,中美經濟關係也割不斷,尤其是現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還是得靠貿易撐著。
所以現在的局勢是——俄羅斯快撐不住了,但普京不想讓步;烏克蘭想停戰,但談不攏;中共呢?就在中美和中俄之間找平衡,想兩邊占便宜。
就在這時,川普出手了。他一邊對普京施壓,一邊試探北京。這一招,到底能不能奏效?
川普的戰略
川普這波操作很有意思,一邊給普京施壓,一邊摸北京的底。這背後的盤算,其實很清楚的。
中共現在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戰略夥伴,甚至可以說,普京的盟友不多了,經濟體量大一點的,只剩下習近平這個冤大頭了。俄羅斯這場仗打了快三年,經濟快撐不住了,能提供支撐的,剩下的真的只有中國。
所以如果北京願意在某些關鍵問題上對普京施壓,那局勢可能會變化。
但川普不會天真到期待中共無條件幫忙,他的策略是軟硬兼施,先來點威脅,再甩點好處,讓對方不得不考慮。
先說硬的部分。川普已經放話了,如果普京不願意談判,美國不只不會放鬆制裁,還可能進一步提高關稅,甚至制裁所有幫俄羅斯撐腰的國家,比如伊朗、朝鮮,甚至某些和俄羅斯做生意的中國企業。
這就是雙線施壓,一方面逼普京讓步,一方面試探中國,看看北京會不會在烏克蘭問題上動作。
但川普不會只靠硬來,他知道得給點甜頭。
於是,軟的也來了。
最近川普對北京釋放了幾個「友好信號」,比如暫緩對抖音(TikTok)的禁令。這禁令本來是他第一任期的重要措施之一,現在突然按下暫停鍵,這不就是想拉攏中方嗎?
還有,他放話說可能在100天內訪華,這信號也蠻明顯的。畢竟這幾年美中關係緊張,現在川普突然說要去中國,這意味著什麼?肯定不只是喝茶聊天。
更關鍵的是,川普在談判上玩了一招「捆綁打法」。他不只是單獨聊烏克蘭,而是直接把烏克蘭戰爭、美中貿易、抖音的命運,全都綁在一起談。這意味著什麼?
很簡單,他在給中方開條件——如果你願意幫忙推動停火,美國這邊可能在貿易上鬆口,甚至對某些中國企業的制裁放一放,或者在科技供應鏈問題上給點彈性。
所以,總結一下,川普這波操作的邏輯很清楚:
一方面,他用制裁和關稅壓迫普京,讓他明白,不談判的後果會更慘。另一方面,他對中方拋出點善意,希望北京幫忙給普京一點壓力,順便看看能不能在美中關係上撈點好處。
那問題來了——北京會接這個球嗎?他們會怎麼回應呢?
北京兩頭下注
中共的反應一如既往——穩住,不表態過頭,也不袖手旁觀,而是在美中俄三方之間小心翼翼地找平衡,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操作空間。
最明顯的信號,就是川普的就職典禮。川普放大招,邀請了習近平本人,但最後飛去華盛頓的不是習本人,而是副主席韓正。這意味著什麼?
很簡單,北京的態度是:我們保持溝通,我尊重你,但是我也不能像個大傻瓜,跑去為你站台,瞻仰你。不過有好處我也想撈,所以肯定不缺席。
這種選擇,基本符合中共在這場遊戲裡的基本策略——
第一,不能和俄羅斯鬧翻。畢竟這幾年,中俄合作越來越緊密,尤其是能源、糧食、原材料這塊,中國非常依賴俄羅斯。而且,俄羅斯現在被西方封鎖,最大的經濟支柱就是中國。而中共一直和俄羅斯、朝鮮、伊朗等國聯合,挑戰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
第二,不能讓美中關係徹底惡化。雖然這幾年美中關係很緊張,但中國經濟的壓力也擺在那裡,內需疲軟,出口受挫,和美國的貿易還是繞不開的。川普回來,意味著有可能重新談判部分經貿協議,中共又想撈取好處。
第三,不想讓烏克蘭問題變成自己的麻煩。中共的表面立場一直是「不選邊站」,宣稱沒直接支持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也沒明著反對。北京甚至想扮演「調停者」的角色,既能和俄羅斯繼續合作,又不會讓自己被國際社會貼上「支持侵略」的標籤。但這只是中共的一廂情願。國際社會早已看明白了,中共表明一套,背地裡一套。
即將離任的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今年1月就對媒體表示,北京「犯了一個重大錯誤,並且繼續犯這個錯誤」,那就是,為俄羅斯提供幫助,使其能夠持續對「烏克蘭的非法、野蠻戰爭」。
伯恩斯去年6月在上海發公開講話,就指出,(中共)允許大量中國公司向俄羅斯運送如此多的零部件、技術組件、微處理器(和)硝化纖維,以鞏固和加強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基礎,從而為這場殘酷的戰爭服務,這是一個重大錯誤。
這位大使明確說,北京「不是中立的,而是在這場戰爭中實際上站在了俄羅斯的一邊」。
這代表了美國官方的態度。美國還公布了詳細的報告,指控中共如何在背後支撐俄羅斯的戰爭。
為什麼伯恩斯說中共犯了大錯了?因為中共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在背後支持俄羅斯和烏克蘭打仗,等於支持俄羅斯和美歐間接打仗,所以美國輕易地說服了歐洲國家站在美國一邊。去年7月10日,北約罕見批評中共是俄羅斯侵烏戰爭的推手,北京怒斥是搞對抗。
為什麼中共的國際關係如此惡化,中共在俄烏戰爭中的兩面派作為,讓美歐憤怒,看清了中共的面目。
所以,中共表面保持低調,但是幕後狠狠在運作。
有趣的是12月12日,俄羅斯前總統、現任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突然訪華,和習近平見面。
這次訪問很低調,沒有事先宣布,也沒安排什麼大場面。外界普遍猜測,這可能和烏克蘭戰爭有關。
結合川普當選後的一連串舉動,這個時間點實在是太巧了,說明普京可能已經在向北京尋求建議——如果川普真的要推動和談,中共會不會站他那邊?
所以,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中共到底會不會幫川普給普京施壓?是趁機緩和美中關係,還是說中共會繼續站在普京這邊對抗美國?同樣地,普京是向美國靠攏,還是向中共靠攏,這或許將成為影響烏克蘭戰爭走向的關鍵。
局勢走向分析
美中俄這場三國博弈,接下來會怎麼發展?我覺得有幾個關鍵因素值得關注。
首先,經濟壓力是最大變數。
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已經夠慘了,軍費飆升、財政赤字擴大、通膨飆高,央行還得不斷拉高利率來維穩,這導致企業貸款成本變得超級高,經濟基本是靠硬撐。
中國的經濟也不是特別樂觀,房地產市場低迷、消費動力不足、出口又受阻。雖然中俄貿易增加了,但俄羅斯市場太小,根本補不上全球市場的空缺。更關鍵的是,戰爭帶來的國際不確定性,甚至是國際圍堵和制裁,對中共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反觀美國,經濟籌碼還是最強的。川普手上還有不少制裁和關稅可以打,未來幾個月,他很可能用經濟壓力來逼普京讓步,順便試探中共。
第二,時間窗口很關鍵。
川普競選時說「24小時內解決烏克蘭戰爭」,現在他把這個時間放寬到「6個月」。這意味著什麼?
很簡單,他知道這事不可能閃電解決,還需要各方談判的空間。
這6個月,大家都在觀察:
俄羅斯要評估:談判能不能保住已經占領的地盤?不談,經濟能不能再撐一年?
北京要思考:如果出手調停,能不能換來美中關係的緩和?
美國則是在看:如果制裁加碼,普京會不會服軟?如果拉北京進來,能不能有更多外交籌碼?
第三,地緣政治的考量。
美國現在要在歐洲和印太之間取得平衡,俄羅斯問題不能拖太久,但也不能忽略印太局勢。中共一直是美國最主要的敵手,川普之前就提出要聯俄制共,要分裂中俄聯盟,這次川普能否取得一定的成果呢?
中共則希望美中、中俄之間找到最好的操作方式,兩頭漁利。既能在烏克蘭問題上當「和事佬」,又能從俄羅斯和美國方面獲得好處,但是這種腳踩兩隻船的作法,也可能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至於普京,他現在進退兩難,不能全盤讓步,但又不能不談,經濟快撐不住了。他必須在「保住面子」和「現實壓力」之間找個折衷方案。
所以,接下來幾個月,這場三方博弈會怎麼走?川普的經濟施壓會不會見效?中共會不會在關鍵時刻推普京一把?普京會不會找到一個既能停火、又能保住顏面的台階下?這些都是接下來的看點。
國際關係裡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一次,誰能笑到最後,就看誰的手腕更靈活了。
這場外交棋局才剛剛開始,未來幾個月,美中俄三方的角力,很可能會深刻影響世界格局。
局勢怎麼變化,咱們拭目以待!
北京會怎麼應對?普京會讓步還是硬扛到底?川普能否撬動中俄聯盟,拉攏普京,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別忘了按讚、訂閱,咱們下期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video/1h7cmir87an6gVuDkE3irNj3417t1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