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自紐約市長亞當斯2024年2月宣布注資5,600萬美元建設「通達華埠」項目,已經過去近一年時間,市府官員於1月22日(週三)再度召開媒體圓桌會議,對項目涉及的焦點問題予以說明、更新;然而,針對華埠社區關心的重開柏路議題,市府部門在22日表示,經過數個星期的研討,決定維持關閉柏路。
紐約市首席公共領域官劉雅婷(Ya-Ting Liu)、紐約市經濟發展機構(EDC)高級副總裁孫慧君、紐約市交通局曼哈頓負責人平卡(Ed Pincar)、紐約市警局反恐司副司長傑森·韋爾塔(Jason S. Huerta)代表市府出席會議,介紹並解答媒體對項目的問詢。
市府官員強調,「通達華埠」(Chinatown Connections)項目主要用於拓寬劉錦廣場、新建牌樓和美化柏路,在兼顧公共安全的基礎上,為當地居民和訪客增加公共空間,吸引更多訪客,並繁榮當地社區的經濟水平。
但隨著該項目的進展,重開華埠柏路(Park Row)問題再度浮出表面,且成為社區關注的熱點。EDC表示,「通達華埠」項目作為一個跨部門的團隊,聽取了社區的討論,但交通局也研究了柏路開放對劉錦廣場十字路口和廣場設計工作的影響。
劉雅婷說,「和我們的執法機構、交通局、EDC項目團隊一起評估所有不同的選擇,經過數個星期的考慮、審議、分析,市府決定維持柏路的關閉。」
她解釋,這是跨部門的努力,政府承諾將拆掉柏路東側的停車場,移除車輛,將柏路改造成受居民和遊客歡迎的公園樣式,同時吸引布碌崙大橋來的訪客。
市府表示,經過交通數據分析,發現如果開放柏路交通,人流車流會大增,加大十字路口的風險,這與投資改善該地區安全性的目的相違背。劉雅婷說,「因為現在早上7點到下午5點,每天都需要兩位值班警察協助指揮交通。」
警局則表示,全球每年發生250到500起車載簡易爆炸裝置襲擊事件,柏路周邊集中了警局總部執法機構和聯邦設施,存在受攻擊的潛在風險,其評估結果是建議保持柏路關閉。
另外,一旦發生事故,也會危及此處的兩棟住宅樓,也需嚴肅對待。
社區有意見擔憂柏路會被「永久關閉」。昨日(22日),代表該選區的紐約市議員馬泰(Christopher Marte)辦公室發布聲明,批評市長無視社區需求,表示無法接亞當斯政府「永久關閉柏路」的決定,將會代表那些不接受市長計畫的人繼續努力抗爭,讓市長做出改變。
民主黨65D區社區領袖于金山表示,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存在永遠的事情,且「永久關閉柏路」「並非出自市長之口,並非最後定案,仍有機會翻轉該結果。」
但他也預測,柏路周邊匯聚各種聯邦機構,安全是其第一考量,因此重開柏路難度很大。他還認為,既然市長沒有答應重開柏路,主張重開柏路的人應該有B方案,但尚未看到B方案的出現。
媒體圓桌會議上,官方還表示將尊重退伍軍人會意見,繼續保持劉錦廣場的雕塑和退伍軍人紀念碑的位置不變,但會對牌坊進行修繕維護,並拓展周圍空間作為新廣場。
對此,于金山分析,市府會尊重該意見,該牌坊是華埠精神的象徵,是華裔對美國貢獻的重要紀念,最好是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尺寸和位置、以及設計方式。
華埠商改區(Chinatown BID)行政總監陳作舟則表示,現在正處在歷史的轉折點,希望社區和市府都做正確的事情。
他認為,應該充分利用這筆資金將廣場拓寬,重新設計徹底修整牌坊,使之成為華裔退伍者歸來、相聚的榮光之地,這都關乎未來歷史的定位。
因為「現有牌坊的柱子已經裂開,劉錦廣場地下窩藏許多老鼠,充滿了危險」,他認為應該充分利用這筆資金為擴建一個更寬闊的廣場,以彌補華埠大型室外活動空間侷促的困境。他也呼籲社區不要錯過這一難得的歷史性投資和機遇,從長遠著想,做出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選擇。
市府表示,接下來仍將繼續關注社區聲音,當日晚間亦會舉辦「華埠工作組」(Chinatown Working Group)會議,就相關議題進一步探討。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