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採訪報導)台灣國策院今天(22日)舉辦座談會,就「川普新政與2025國際變局」議題,邀請學者專家與會分析。
國策院董事長兼院長田弘茂表示,一般認為川普(特朗普)總統上任後除開啟全新的美國政局外,亦將對目前國際情勢造成重大影響。川普回到傳統保守愛國主義,因聯邦政府債務達歷史高峰之36兆美元,為GDP28兆一倍半以上,乃提出讓美國再度偉大等重建製造業等政策。

田弘茂認為,川普以美國國家利益考量不宜過度解讀。從其發表美、中、蘇關係以至於北約及印太區域安全政策內容,川普已勾勒新的國際秩序走向。他雖強調公平貿易,仍會通盤考量全球國防安全戰略。另外,美中互動在牽動錯綜複雜的走向,台灣必須審慎因應。
「川普戰略思維與新政」

座談會分兩場次,第一場次——「川普戰略思維與新政」。由國策院執行長王宏仁主持。前中華民國駐美代表高碩泰表示,政府應精準盤點台灣的強項實力與優勢,主動強調雙方重疊經貿利益,向華府有力論述台美關係的不可或缺性與無可取代性,循序適度調整國防預算,精進自我防衛與軍購需求,強化供應鏈靱性,積極洽簽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確保台美關係延續性與正常化,共創雙贏。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正義說,川普要求閣員快速執行政策,在百日內提出執政成績,就任前CBS民調達52%。川普就職演說提及中共控制巴拿馬,影響巴拿馬運河運作;對華政策主軸以關稅威脅中共,迫使在非法毒品上採取積極配合的立場。儘管習近平電話中同意「建立戰略溝通管道,就兩國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保持經常性聯繫」,仍凸顯其以台灣議題牽制美國的意圖。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指出,美軍將再次強大。他分析,除了川普強調美國再次偉大外,川普1.0的未竟之業,川普2.0重振美軍將更為積極。中共於2024年12月26日展示的六代戰機、076準航艦等,都刺激美方加速軍事投資,更使川普強化國防具有正當性,正反映出「里根經濟學」的訴求,投資軍事預算,保持絕對領先。

蘇紫雲認為,川普第2任期是台灣戰略機遇期。川普聲稱巴拿馬運河、格陵蘭的地緣重要性,這表示其團隊的安全觀已然定調並成熟,也就是不以國家大小為依據,而是重視地緣位置的戰略價值。因此台灣位處第一島鏈防衛、海空運的關鍵地位,若台灣能投入合理國防預算真正提高防衛韌性,將可被視為可靠夥伴。
台北市議員趙怡翔表示,川普會把握在任內實現「美國優先」及「讓美國再度偉大」兩個核心價值,批評全球化使美國喪失競爭力,不再接受不公平待遇,並要求各國提高軍費。美中由於雙方核心矛盾,川普表示將對中國貨品加徵一成關稅。即使他稱習近平為好友,不影響其一貫立場,會迫使中共妥協。他提到,台美貿易順差需透過農產品及能源採購改善,不要被認為台灣占美國便宜。

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羅致政說,川普總統提出格陵蘭、巴拿馬運河、及盼加拿大成為美國51州等都是過去不可能出現的議題。川普說過的話一定會去做,能實現多少是另外一回事。他表示,川普就職演說在美國優先理念下,過去對國際盟友的戰略慷慨政策不復存在。但美中要達成大戰略妥協也很難。
「川普新政府對外政策走向」

第二場次——「新政府對外政策走向」由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主持。郭育仁對大紀元分析,川普任期可能優先處理有經貿議題的國家或地區,他預測墨西哥、越南、中共、歐盟為第一波。日本、韓國為第二波,除了經貿,還包括軍費及軍事同盟議題。台灣可能為第三波。美國關注台灣的議題,包括匯率操縱國、美台之間的貿易逆差、國防預算過低及半導體議題。

郭育仁表示,匯率操縱國議題要透過台美事務階層協商,必須要達到美國的標準。他預估2024年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可能達650億美元以上,政府是希望透過大額軍事採購平衡美台之間的貿易逆差。
至於台灣國防預算過低問題,郭育仁表示,雖然目前國會亂象導致國防經費遭刪凍預算,但是他觀察這只是暫時的。尤其是涉及國防、外交部分,在川普政府上台後,AIT或來自美國首都華盛頓DC的作為會更強勢,將會與國民黨及民眾黨溝通與協商,以確保在藍綠政治對立下國防預算能調整,以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此外,他預期台積電將加大對美國先進製程投資,但仍維持在台灣發展最先進製程的策略。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提到,短期內美、中關係都不會好,因為抗中(共)制中(共),在美國行政、國會與民間都是主旋律。川普對中共祭起高關稅的貿易戰,必然對中國出口到美國(或經第三地到美國)產生重大的影響。2025年的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互動,恐難以建立政治互信與恢復對話協商。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分析,美中產業對抗將以實力開局,川普的政策藍圖以能源、高端與重型製造業,以及人工智慧(AI)三大產業為核心,全面展開與中共的競爭。川普計劃通過振興能源出口、重建製造業供應鏈,並強化AI技術領導地位,讓美國在經濟與國防實力上全面超越中共。這不僅是美中競爭的策略應對,更是為美國內部繁榮與全球領導力重新奠定基礎的重要一步。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表示,川普上任首日簽署46項行政命令,展現先安內後攘外政策。美國新政府抗中(共),由五位反共大將在參議院的證詞可見一般,預示未來川普政府將在外交、軍事、戰略、情報與經貿上採取全面性的抗中(共)親台政策。他提到,中共想要兩年癱瘓賴政府,四年下架民進黨。儘管北京持續對台陰謀、陽謀招數出盡,賴政府也不會改變捍衛台灣立場。
匯理國際政策諮詢集團董事長譚耀南表示,川普就職演說未提東亞,顯示其區域重心在印太安全。《華爾街日報》稱川普百日內訪中,但兩國議題複雜,中共會以台灣議題要脅,美國不會輕易讓步。台灣必須展現加強國防的決心及社會韌性,強調互利互惠經貿科技。美日關係發展重點在於軍費分擔及貿易。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范世平分析,他觀察賴總統上任先後在就職、軍校訪視、訪問金門、媒體受訪、國慶晚會及國慶演說等場合宣示政府立場,也遞出歡迎兩岸展開交流橄欖枝。此外,對於未來台美關係發展,他建議政府宜大量採購美國石油天然氣能源及農產品,以彌平貿易順差。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