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22日訊】河南省信陽一女子1月20日發視頻哭訴,自己在一家工商銀行存的80萬元(人民幣,下同)被銀行員工私自轉為債券,現在取不出來了。該消息登上了百度1月22日熱搜。
1月20日下午,河南一位網民以「錢放哪才安全」為題發布視頻稱,該女子在河南信陽光山縣一家銀行存的80萬元被轉成債券,現在想取錢取不出來。在13秒的現場視頻中,一名女子坐在銀行業務大廳痛哭流涕:「我要我的錢……銀行現在不管不問。」引不少客戶圍觀。
華商報大風新聞1月21日消息,該視頻發布者對該媒體表示:「我這位大姐2022年辦的,在他們銀行存了80萬,沒有存單。」「我們存一年的定存,業務員把我們的轉成債券,如果有存單就沒事了。現在銀行不承認是裡面員工的問題。」
21日下午,該行工作人員對此表示:「那要看存什麼樣的產品,有的有存單,有的沒有存單。沒有存單的情況,就是存在銀行卡上。」
大風新聞透露,雙方都已經報警,縣經偵大隊調查的。對於調查結論,該行工作人員稱:「這個涉及到客戶的原因,我們不方便透露。」對於是否涉及到銀行方面的問題,工作人員稱要以公檢法的調查結論為準。
對於銀行方面是否未經客戶本人同意辦理業務,銀行方面能否出示辦理的憑證,該工作人員請示後答覆稱:「採訪需要聯繫我們上級銀行,這個涉及客戶隱私,而且這個已經做過司法判決了,我們銀行是沒有責任的。」
金融一線1月21日的消息顯示,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該情況屬於客戶隱私,具體不方便透露。這是兩年前的事情了,起訴都已經結束了。客戶在銀行哭訴是發洩情緒,銀行目前只能安撫其情緒。
因為中國多家銀行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該事引發了眾多網民關注和議論,僅在騰訊網就有超過六百多名網民參與了討論。
很多網民對此表示不解:「如果是定期存款,為什麼會取不出來?」
還有網民特別提醒大家,辦理存款一定要拿紙質存單,或在帳戶上確認,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口頭承諾。
網民「七八大叔」分析說:「如果有定期存單存摺,那不管到哪打官司,都是存戶贏。如果沒有定期存單,那就很難說。因為存定期,定期存單存摺是唯一的標誌,沒有存單都不是定期,而當時是這存戶貪心高息還是銀行員工其它原因造成,就很難說明了。」
有網民稱:「所以錢最後咋辦?如果真取不出來,換作我的話我也要哭死了。難道銀行不應該為此負責嗎?」
「裕德居士」建議大家:「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新聞,所以,這幾年,我一直堅持存活期,堅決不存定期,無論銀行的人打多少電話,甚至上門送禮品。也堅決不存定期。你想收人家的雞蛋,人家盯著你的雞。看看怎麼樣?又一個想著收雞蛋的,結果,自己的雞沒了。」
網民「幸福花開」則說:「這個現象在河南不止一家銀行有這樣現象,客戶要求存定期,櫃檯偷偷摸摸買成理財產品,或者其它的。很多缺乏專業知識的被忽悠,有的甚至根本都不知道有這回事,糊裡糊塗地根據櫃檯指引簽字。我家親戚遇到過,幸虧當天家人問存單在哪裡,親戚說,銀行說沒存單,這才感覺不對勁,及時去銀行追問,才發現存款被買了理財產品。」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