償債壓力大 中國房企今年債務到期規模達5257億

人氣 1007

【大紀元2025年0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冰綜合報導)2024年中國房企債券到期規模達4,828億元,借新還舊償還到期債務仍有較大缺口。債務展期背景下,房企償債壓力將部分轉移至2025年,年內債務到期規模將達5,257億元人民幣。不少出險房企化債自救,旨在爭取「活下去」。

《第一財經》1月13日報導,從債務規模來看,2024年中國房企債券到期規模達4,828億元(人民幣,下同),而發行規模為2,158億元,借新還舊償還到期債務仍有較大缺口。

非銀融資方面,信用債依然是中國房企融資的絕對主力。

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房地產行業共實現債券融資5,653.1億元,同比下降18.4%。而從典型房企情況來看,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歷年65家典型房企2024年融資總量為4,629億元,同比下降了31%。

克而瑞研究中心提示,由於近年來不少房企選擇將債務展期或置換,在此背景下,2025年房企的債務壓力同樣較大,2025年債務到期規模達5,257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是償債高峰,到期規模約1,574億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搜狐財經報導,臨近中國新年,中國房企債務重組相繼迎來新進展,碧桂園、龍光集團已披露境外債重組方案,融創境內外債二次重組也正在進行。

碧桂園於1月9日境外債重組首次披露具體方案,擬給予債權人五個選項,以將其範圍內債務轉換為現金、強制性可轉換債券、不同票據或貸款融資。

碧桂園有息境外債務總額約164億美元,此次目標是減少債務最多116億美元,到期時間延長至最多11.5年,以及降低融資成本至2%。

不過,一個債券持有人特設小組表示不支持該提案,雙方在轉股價格等關鍵問題上存在分歧。該小組持有碧桂園「103億美元未償還離岸優先票據和可轉換債券」中超過30%的份額。

此外,多家房企遭遇清盤呈請,清盤呈請已成為債權人的一種常見談判策略。

近期信達香港因3,000萬美元借款,對融創提出清盤呈請。世茂集團因2.58億也遭遇債權人的清盤呈請。1月13日晚間,中國恆大發布公告稱,CEG Holdings遭香港法院下令清盤,而該公司持有恆大物業將近一半股權。

責任編輯:鄭浩宇#

相關新聞
中國房企危機衝擊家居業 歐派家居關536家門店
中國房企三季報超七成利潤下滑 萬科淨虧179億
2024年中國百強房企總銷售額下跌30.6%
延期近一年 碧桂園公布2023年財報 虧損1673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