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中祕密戰爭 紀錄片揭北斗導航偷技術黑幕

人氣 2607

【大紀元2025年0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紀錄片《法國-中國:祕密戰爭》日前於法國電視台首播,揭露中共在法國從政治、文化、科技到軍事全方位的祕密作戰。專家認為,相對於美國,歐洲對於中共威脅的防範還不夠,歐盟及美國必須放下科技及貿易競爭,共同針對中共竊取科技行動,採取同一步調,才能有效遏止它。

法國電視台M6新聞調查節目1月12日晚首播最新獨家調查紀錄片《法國-中國:祕密戰爭》(France-Chine,la guerre secrète)。


這個長達73分鐘的影片,從中國留學生竊取法國大學研究資料切入,揭露北京在法國從政治、文化、科技到軍事的全方位祕密作戰行動,包括產業間諜、技術攫取、窺探政治人物、影響力滲透等。紀錄片導演普拉多(Vincent Prado)透過近1年的調查,搜集到超乎預期的證據。

北斗導航偷歐洲技術黑幕

在衛星導航技術領域,中共過去20年來多次企圖竊取並抄襲法國擁有的尖端科技。

紀錄片揭露,中共2003年參與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中方工程師執行監視任務,涉嫌竊取機密,歐洲團隊隨後要求架設繞過中方辦公室的網絡纜線、限制中方人員進出。之後法國情報機關告知,中共正利用伽利略衛星導航技術,祕密研發「北斗」導航系統。最後,北斗不但搶先完成,還搶先占用適用於導航系統的頻段,導致頻率衝突,至今爭議未解。

中央社報導,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前北京辦公室負責人范胡克(Marie-Pierre Van Hoecke)首度披露說,歐洲後來發現,中共負責的搜尋和救援服務(SAR)非導航訊號,可以攔截、干擾各國政府發出的公共管理服務(PRS)訊號,歐方因此要求拆除,雙方合作破局。

台灣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歐中雙方在衛星頻率方面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伽利略系統為安全機關以及緊急救災部門預留的專用頻段上。儘管可以通過某些技術手段來確保兩個系統共用頻率而不相互干擾,但是在戰爭等極端情況下,一旦某個系統遭到敵方的惡意干擾,另一個系統也將遭到連帶損傷。這也證明,與中共合作的結果,科技會被掠奪,而且讓中共掌握科技的弱點後,升高了被破壞的風險。

2019年2月27日,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一名男孩正在觀察北斗導航衛星系統。 (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國產C919客機被指竊「空客」技術

2023年,與法國空中客車(Airbus,簡稱空客,又稱空中巴士)A350規格非常相似的中共國產C919客機亮相,被媒體形容「突如其來」。中共此前購入兩架空巴,被指可能複製零件。

如今C919尚未取得國際認證,紀錄片追蹤發現,2010年起中共曾啟用黑客駭入航產業外包企業,以竊取國際監管單位認證程序的資訊和數據,製造A350引擎的賽峰集團(Safran)便是其目標之一。

沈明室表示,中共從法國空中巴士吸取科技,全世界都知道。但因為法國企業短視近利,導致中共食髓知味,發展出自己的大型飛機,以勞力及成本優勢,加上國家補助,投入國際市場與法國及美國競爭。由於某些民航科技並非關鍵科技,加上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輕忽,因而產生這樣的結果,如果不引以為戒,法國等西方國家將自食惡果,失去科技也失去市場。

2022年12月8日,中國商飛(COMAC)生產的C919國產客機,即將在上海正式移交給中國東方航空公司。(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高薪挖西方退役飛行員 專家:西方養虎為患

影片揭示,中共軍方還以傭兵形式高薪挖角法國空軍退役飛行員,企圖取得只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飛行員才知道的技術與操作流程。影片中訪問了一位曾被中共透過南非測試飛行學院(TFASA)接洽的退役飛行員。

沈明室表示,中共機型與其它國家不同,延攬其它國家飛行員協助訓練,當然不是在於飛行技巧,而是在西方國家飛機的性能與戰術觀念上。例如單機的作戰戰術及飛行、大機群飛行的觀念與運用、如何避開電子干擾及導彈攻擊等,等於讓中共飛行員跳脫過去那種土法煉鋼的落伍訓練,跟上世界趨勢與潮流。如果未來發生衝突,中共可以發展出敵人無法預料的作戰手段,贏得戰爭。因此西方必須對這些專業人員進行管制,禁止協助中共訓練飛行員。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所所長歐錫富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現在的飛行員,沒有航空母艦作戰的經驗,所以他們需要引進外面的資源,到西方國家高薪挖退役飛行員,去訓練自己的飛行員。這會造成對這些國家利益的損害,因為中共學這個技術未來對付的主要目標就是這些西方國家。

「中共的技術發展一定是仿造、逆向工程,以市場換取技術,等會了以後就會把你提走。尤其在軍事作戰方面,西方國家飛行員把這些經驗告訴中國(中共),等於是養虎於患,因為它學會了就會對付你。所以西方國家開始有所限制。」他說。

幾年前法媒已揭「中共大攻勢」 西方封堵力度引關注

就上述紀錄片,法國國防情報暨安全局(DRSD)已首次回應媒體,證實意識到中共行動嚴峻,並已採取反間諜措施。DRSD負責人宋嘉拉(Philippe Susnjara)受訪時表示,不少法國飛行員在了解事情嚴重性後選擇回國。2024年起已有立法,要求機密軍事人員到海外執教前須先報備,但不溯及既往。

事實上,2021年2月25日晚,法國電視二台「全面調查」(Complément d’enquête)欄目就播放了深度調查報導《中國大攻勢》(Chine, la grande offensive),長達1個多小時,揭露中共從文化、政治和技術等領域多層面滲透法國。

當時的報導指出,中共很久以來就掌握法國權力圈的運作方式,他們在尋找法國政治階層的支持,並提到政商巨頭參加的法華商業俱樂部(Chinese Business Club),成為中共統戰要地。(先前報導:法國電視台深度報導:中共全方位滲透法國

沈明室表示,數年前法國電視台將中共竊取情報與科技的企圖與行動拍攝紀錄片,等於發出警告。但是似乎沒有效果,因為法國不像美國那樣警覺,能積極採取各種科技制裁,或是抵制中共具軍人身分的學生進入美國擁有關鍵科技的重要大學進修,管制上比較鬆散。

他認為這次紀錄片的內容可能更加深化,但是對於那些法國或是歐洲企業來說,如果美國或是歐盟沒有提出制裁或禁令,即使稍有警覺,在中共收買下,可能會死灰復燃。因此歐盟及美國必須放下科技及貿易競爭,共同針對中共竊取科技行動,採取同一步調,才能有效遏止它。

歐錫富表示,西方國家在早期中共所謂改革開放之後,覺得威脅不大,就把很多技術賣給中國了。現在對防中共偷技術的重視程度應該有一些變化,因為已經感受到中共的威脅,比如中國造的電動車傾銷問題。但歐洲國家受害有深有淺,有一些甚至是親中國的,所以要採取一致的步驟也不那麼容易,不會很快。這方面美國的警覺已經比較高。

中國海能達通信有限公司(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今年1月13日向美國聯邦法院承認,竊取了芝加哥摩托羅拉系統公司的對講機技術。

海能達是中國的對講機龍頭企業,在專網通信領域被業界稱為「小華為」,此前曾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

歐錫富說,西方國家能夠保持關鍵技術的領先地位,才能對抗中共的威脅。現在西方強調乾淨的供應鏈,不要紅色供應鏈,中共再想偷技術會比較難。

除技術與資訊竊取、轉移外,紀錄片《法國-中國:祕密戰爭》還揭示中共在法國對異議人士跨境壓迫、以孔子學院進行軟實力滲透、監視,及透過國際影視合制與審查控制創作等。◇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科技戰加劇 微軟擬安排部分中國AI雇員出國
為何ASML是美中科技戰的關鍵角色
中西科技戰 前谷歌CEO投資歐洲核子實驗室
美中科技戰恐加劇 亞洲芯片股大幅下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