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調查:Z世代焦慮、抑鬱徵狀最嚴重

人氣 18

【大紀元2025年0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家維香港報導)香港樹仁大學(14日)公布一項有關心理健康的研究報告。調查結果顯示,Z世代的年輕成年人是焦慮、抑鬱和創傷後壓力徵狀最嚴重的群體。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和對生活的積極度亦比其它世代低。

是次研究是香港樹仁大學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的一項大型跨學科縱向研究計劃的第一份報告,旨在探索及追蹤香港成年人在適應轉變、創傷和逆境中的抗逆力。

研究第一階段在2023至2024年進行,共訪問了10,136名市民,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徵狀及創傷和逆境的比率。研究發現,21.9%市民有壓力徵狀,20.7有焦慮徵狀,17.4%有抑鬱徵狀。

研究並分析4個不同世代群體,分別為晚期嬰兒潮世代(60至74歲);X世代(年齡44-59歲);Y世代(年齡28-43歲);Z世代(年齡18至27歲)。

Z世代年輕人中,22.8%有壓力徵狀、30.5%有焦慮徵狀、22.3%有抑鬱徵狀。調查團隊指出,Z世代年輕人的焦慮和抑鬱徵狀比率明顯高於其它年齡層,情緒調節能力和對生活的積極度亦比其它世代低。

研究亦包括各世代面對的重大創傷。過去一年,最多香港市民遭遇的創傷性事件的首3位分別是目睹死亡或嚴重傷害事件(19.2%)、失去至親或離婚(10.6%)、受暴力對待(7.1%)。研究發現,曾經歷創傷及逆境的群體,均出現較高的壓力、焦慮及抑鬱徵狀。

但調查結果亦顯示,Z世代遇到的創傷普遍比其它世代較少,16.8%的Z世代過去一年曾目睹死亡或傷害事件、7.7%失去至親或經歷離婚。不過有9.4%的Z世代表示過去一年受暴力對待,比較平均值高。

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袁穎忻提醒家長和老師須倍加留意,為年輕人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另外有12.0%的晚期嬰兒潮世代(60至74歲)亦表示過去一年受暴力對待。

培養抗逆力的重要性

研究又發現,壓力、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健康徵狀受逆境和創傷影響,因此需要積極培養個人和家庭層面的抗逆力,以減輕與生活逆境和創傷相關的心理健康負擔。最為重要的抗逆因素是情緒調節能力。

參與研究的樹仁大學副校長(行政)、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周德生博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個人和家庭因素可以作為保護心理健康的重要緩衝劑。具體而言,對那些經歷過創傷和逆境的人來說,個人抗逆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家庭抗逆力和積極的人生觀是關鍵的保護因素。

研究團隊建議情緒教育、逆境教育應該成為學校的課程和企業的訓練內容。學校亦需要加強心理輔導,察覺年輕人遇到的困難,幫助年輕人對抗逆境。至於照顧長者的照顧者和家人,更應該保持警惕,儘早察覺任何對長者的暴力行為。@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反送中逾5年數千被捕者未結案 新警隊「一哥」稱不存追溯期限
Momax將推出防火袋收納行動電源
港司法機構:已審結96%反修例案件、86%國安案件
18位民進黨立委提議案 收緊港人移民台灣條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