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原因 致大眾汽車在中國交付量降10%

人氣 721

【大紀元2025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2024年,大眾汽車(Volkswagen)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下降10%,這一降幅源於兩大主要因素: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和激烈的價格戰。這兩大挑戰對大眾公司的全球業績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經濟低迷抑制消費需求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大眾汽車在華銷量下滑的首要原因。隨著國內消費者信心減弱和生活成本上升,尤其是富裕群體對高端車型的需求顯著下降,汽車市場總體需求萎縮。2024年,大眾高端品牌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暴跌28%,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和寶馬(BMW)同樣面臨銷售困難。

這種需求下滑不僅影響到傳統燃油車,也波及到電動車市場。儘管電動車行業在中國快速發展,但需求增長速度低於預期,並且國內補貼政策逐步取消進一步加劇了壓力。

激烈價格戰削弱市場優勢

激烈的價格戰是另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市場有超過120家汽車製造商參與競爭,其中包括本土企業比亞迪(BYD)等對手。這些接受政府補貼的企業在價格上極具競爭力,迫使大眾參與低價競爭,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此外,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部分車型競爭力不足,尤其是在消費者更加關注智能化和新能源車型的背景下,其在華產品更新速度未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全球影響與應對策略

大眾的全球銷售數據反映了其在中國市場的困境。2024年,大眾全球交付量下降2.3%,至903萬輛,其中中國市場下滑最為顯著。在德國本土市場,大眾的銷售也減少了2.2%,表明大眾面臨多重挑戰。

為應對這些問題,大眾計劃通過技術合作和推出更多新車型來提振業績。例如,2024年大眾推出了VW ID.7 Tourer、奧迪Q6 e-tron和保時捷Macan電動版等新車型,並計劃在西歐市場大力推廣電動車。

在經濟不確定性和市場壓力下,大眾的應對措施將決定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長期表現。同時,中國經濟走向和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也將對大眾業績產生重要影響。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中國業務陷入困境 通用汽車損失50億美元
調查:德企對中國市場信心跌至歷史新低
關稅雙重壓力下 中國小鎮面臨系統性過度投資
飛利浦CEO:中國市場低迷 中共審查影響外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