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秋生綜合報導)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贊比亞證券交易委員會因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一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跨國銀行集團)在亞洲國家房地產危機最嚴重時期向該銀行的一位贊比亞客戶不當銷售中國房地產公司債券一事,對其進行了處罰。
渣打銀行目前正尋求出售其在贊比亞的財富和零售銀行業務。
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在長達數月的調查後,贊比亞證券交易委員會因該銀行兩次違反規定而對其進行了「執法行動」。
第一次違規:渣打銀行未披露其於2022年3月出售的債券的「重要信息」。這些債券由具有國有背景的中國開發商遠洋集團(Sino-Ocean)發行,在發行一年後違約,目前與房地產行業的許多債券一樣幾乎一文不值。
此外,贊比亞證券交易委員會發現,渣打銀行還使用了「排除性」合同條款,這意味著客戶承擔了所有風險責任,這違反了贊比亞的證券規則。
渣打銀行在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尊重贊比亞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結果,但根據適當的當地程序,我們將行使上訴權。」
聲明寫道,「我們完全了解此事,正在審查必要的細節以澄清情況。確保在所有市場遵守監管標準是我們銀行的首要任務。」
該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4月開始調查此案。根據贊比亞《證券法》,渣打銀行現在有30天的時間提出上訴。
該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有權對貸款機構處以罰款,或公開或私下「譴責或訓誡」,但不能正式命令貸款機構因不當銷售行為向客戶賠償。
目前無法確定贊比亞監管機構計劃對渣打銀行處以何種處罰。
該銀行於11月宣布,它正在尋求出售其在贊比亞的財富和零售銀行業務,包括附近博茨瓦納和烏干達的業務。
渣打銀行在贊比亞經營了近120年,是該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
事實上,渣打銀行正在減少在非洲的整體業務,在過去幾年裡,還出售了在坦桑尼亞的業務以及在安哥拉、喀麥隆、岡比亞和塞拉利昂的子公司。
中國房地產危機始於2020年夏天,房地產泡沫破碎,中共政府從根本上限制了承擔過多債務的大型開發商獲得信貸的機會。據巴克萊銀行(Barclays)稱,此後持有美元債券的70%中國開發商出現違約。許多建築工地被中斷,導致價格和中國房地產資產隨之融化,蒸發的房地產資產超過18萬億美元。
危機波及國際市場。美國投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提醒客戶,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在惡化,其觸底反彈時刻仍很遙遠。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