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近期,南布碌崙地區頻現糧食券盜竊案件,一些老人在部分商家刷卡後,糧食券餘額被迅速盜空,導致老人對商家的不信任。為應對這類問題,華康會聯合警方、民意代表及社區組織,於9日舉辦「避免商家聲譽受損,防範糧食券被盜」講座,共同遏制犯罪行為,提升防範意識,同時挽回商家受損聲譽。
昨天(1月9日),金融犯罪專案組的偵探李拉(James Lilla)為商家和耆老介紹了壞人常用的竊取設備與手法,並提供了實用的防範建議。
李拉偵探介紹,糧食券數據盜竊的常見手法是通過讀取卡片磁條上的資訊,將數據存儲後反覆盜刷。最常見的方式是,盜賊在ATM或商店的刷卡機上加裝刷卡側錄裝置(Skimmer),用於竊取卡片信息。這些裝置外觀通常與刷卡機融為一體,很難被察覺。此外,他們還會使用附加設備,例如PIN鍵盤覆蓋裝置,還有針頭攝像頭設備圍繞著ATM,來竊取你的PIN碼。

偵探:盜賊安裝側錄機僅幾秒
盜賊的行動方式通常是兩到三人組成團隊協同作案。一人負責分散收銀員的注意力,例如假裝顧客購買一大捲衛生紙遮擋收銀員的視線,或者問問題來干擾。另一人則留意其他人,而第三人趁機迅速在刷卡機上安裝設備。李拉偵探說,這些裝置的「安裝過程只需要幾秒鐘就可完成」。
這類設備可以讀取並儲存所有卡片數據,並通過藍牙將數據傳送到竊賊的手機。雖然數據傳輸需要盜賊在設備附近,但設備的電池可持續運作長達14天。在此期間,盜賊可以每天進入現場下載數據,然後離開,並在第14天電池耗盡時返回現場取走裝置。

那麼如何防範盜賊在刷卡機上動手腳?李拉偵探建議,商店應定期檢查刷卡機,可以在上面做一個隱蔽標記,如隱藏一個貼紙或一個點,只有收銀員會看到,用以識別是否被覆蓋了側錄裝置。
作為顧客,要注意刷卡機有無異常接縫與鬆動: 終端設備如有不平整、鬆動或可見縫隙,需引起警覺。雖然盜卡側錄設備有多種形狀和尺寸,但它們都用雙面膠帶粘在刷卡機上,因為盜賊14天後需要回來取走它,所以不能黏死在那裡。雙面膠只是用來固定,14天後又可以拔掉。





調查如「大海撈針」定期改密碼很重要
所以李拉偵探提醒商家與持卡人注意以下幾點:(1)檢查卡片讀取機:使用前輕輕拉扯或搖動刷卡設備,檢查是否有鬆動或可疑的磁條讀取器、PIN覆蓋裝置等。如發現鬆動或異常,應避免使用。如顧客對刷卡機存疑,可選擇另一臺終端或收銀員進行交易;(2)遮擋密碼鍵盤:在輸入密碼時,用手遮擋鍵盤,並定期更換密碼。
李拉偵探表示,他自2013年起就開始調查相關案件,這類盜竊問題在疫情前便已出現,特別是在2018年後逐漸增多,而疫情後這種現象更加嚴重。
當與會者提問:「為什麼盜賊似乎比我們更聰明,我們卻無法戰勝他們?」李拉偵探回應說,並非盜賊更聰明,而是數量上的問題。「這座城市有數以千計的刷卡機。想想有多少商店擁有刷卡機,再將這個數字乘以整個城市甚至全州的規模。」
他解釋,不同州的現金援助發放方式也有所不同。以加州為例,EBT福利資金通常在每月的第一天集中發放,這為執法部門提供了明確的行動窗口期,設置監視點,觀察嫌疑人進出商店並進行逮捕等。然而,紐約的資金發放是分散進行的,整個月內每天都有資金流出。這使得執法行動如同「大海撈針」,無法針對特定時間進行全面計畫。他也提議紐約州應考慮在EBT卡中引入芯片技術,以取代目前僅依賴1960年代的磁條設計。

此外,他強調了另一個重要問題:如果盜賊已獲取卡片信息,且卡號未更換,盜竊行為可能持續發生。例如,盜賊可能在下個月繼續使用相同的卡片信息進行盜刷。因此,定期改密碼和保護卡片安全至關重要。他也提醒商家,如果發現盜刷裝置,應立即報警並保持現場完整,不要用手觸碰設備內部,避免自己的指紋與盜賊的指紋混在一起,干擾調查取證。
官府新推出EBT凍結卡功能
州眾議員鄭永佳說,糧食券盜刷不是一個地方性問題,這在全國各地都在發生,盜賊的目標是低收入社區,或者有大量EBT使用的地區,所以加州和紐約的問題尤為嚴重。他建議持卡人每次用卡才開鎖,平時將EBT卡鎖起來。

為保護您的卡片,官府新推出的EBT凍結卡功能現已可用。步驟如下:登錄新推出的官方ebtEDGE應用程式或網站,安全登錄你的帳戶,然後在帳戶服務中點擊「凍結卡片」,確認操作後即可完成,需使用卡時再解凍,完成交易後再次凍結。也可使用ebtEDGE應用程式或訪問ebtEDGE.com來阻止在線或州外交易。
李拉偵探也建議卡片持有人下載並使用可以鎖定卡片的應用程式,在需要使用時再臨時解鎖卡片。
第45選區州眾議員諾瓦霍夫(Michael Novakhov)則建議,持卡人應在資金入帳後立即去商店把錢都花掉,避免部分餘額被盜,「我的意思是,我們都有冰箱,可以冷凍食物,這總比錢被偷要好,對吧?」◇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