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同源會贏得針對特殊高中擴招計畫之上訴案

人氣 131

【大紀元2024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紐約報導)9月24日,以紐約同源會(CACAGNY)為代表的原告對紐約市在特殊高中錄取中擴大以降低分數錄取學生的「探索項目」(Discovery Program)的上訴案獲得勝訴。案件將被發回到地區法院重審。

紐約同源會在與紐約市關於特殊高中的招生政策的訴訟中,第二巡迴上訴法院判決同源會勝訴。法院裁定下級法院(地方法院)在此前的判決中錯誤地駁回了紐約同源會的案件。因此,案件將被發回到地區法院,由法官Ramos繼續審理。這樣做意味著該案件將重新進入司法程序,包括可能的聽證和證據展示​。

此案要追溯到2018年12月。當時同源會和其他原告起訴紐約市,指控紐約市擴大了的特殊高中招生後門——「探索項目」犯有「種族歧視」。因為著名的「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自從上個世紀1971年開始就是單純地以學生的成績為唯一錄取標準,受到被稱為《赫克特-卡蘭德拉法案》(Hecht-Calandra Act)的保障。

但在白思豪任市長時期,紐約市教育局把「探索項目」、即俗稱的「低分擴招」項目從5%提到了20%。這個計畫的原意是允許一些與特殊高中分數線相差不多的學生通過暑期補習而進入特殊高中學習。原來項目的比例只有5%,且對家庭經濟收入有要求,必須是學校學生經濟困難指數(ENI)在60%以上的。

因為這個項目的參加者不是學生申請,而是必須由教育局「推薦」。教育局自己也承認這個「探索項目」是為了幫助更多西語裔和黑人學生進入特殊高中學習,因為當時占紐約市學生總額70%的西語裔和非裔學生在特殊高中裡人數只占10%。所以這個項目就是為了平衡特殊高中種族比例的。

同源會和其他原告認為,「探索計畫」禁止亞裔學生參與競爭這五分之一的機會,違反了平等保護條款,是種族歧視。但是一個紐約的聯邦法官認為,「探索計畫」並沒有降低特殊高中裡亞裔學生的比例,所以駁回了同源會等原告暫停執行「探索計畫」的訴求。於是原告一路上訴,誓言要打到最高法院。

「相信嚴格的擇優錄取準則的公校學生和家長應該為昨天(9月24日)第二巡迴上訴法院的裁決而歡呼了。」同源會在一份聲明中說,「法院本質上確認了對『正義』的正確理解,即『不正義』是對個人的,而不是對集體的。當前流行的革命觀點越來越推崇基於種族、民族、國籍、性別和信仰的集體主義賠償和懲罰,『太平洋法律基金會』和上訴法院闡明了『正義』的本質是個人的而不是集體的,他們因此應受到稱讚。」

同源會警示,這場法律戰鬥並沒有結束,因為在否決原告的地區法官那裡還正在進行著。聲明中說:「但我們為之奮鬥的原則是深遠的、重要的,值得一直打到最高法院的。」

原告律師、「太平洋法律基金會」(Pacific Legal Foundati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次判決是美國亞裔公民的「重要勝利」。

「今天第二巡迴法院的決定標誌著努力將孩子送入紐約市精英特殊高中的家庭取得了重大勝利。」聲明中說,「法庭一致裁決的結論是,紐約市修訂後的招生政策非法歧視亞裔學生,我們的客戶有權調查這項政策是否是出於歧視意圖。 」

本報聯繫了紐約市教育局,暫未收到置評。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特殊高中1/15前報考 紐約市議員參選人王能舉辦「法拉盛教育日」
特殊高中入學考試報名11月15日截止
公立資金 私人經營 特許學校堪比天才班和特殊高中
家長組織呼籲紐約市 建設更多特殊高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