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徽州商人「一文錢」開店發家的故事

作者:懷忍忍
蘇州河畔,流連夢鄉的人兒,何時靠岸?(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077
【字號】    
   標籤: tags: , ,

以前蘇州有一家布店名叫「一文錢」,其開店的來歷,頗為奇特。最初,有兩位徽州商人甲、乙合夥帶著巨資來到蘇州做生意。他們到了蘇州,各自結交了一位青樓女子,在她們身上毫不吝嗇地大把大把揮霍金錢。這兩位女子卻非尋常青樓女。

她們在午夜無人時對商人說道:「自古以來,勾欄裡的鴇母從未有真心,有錢的時候奉為貴賓,沒錢的時候就掃地出門,這種事屢見不鮮。你們帶著巨資離鄉背井,本該是為了賺錢,如今卻因我們而花費巨資,近來看到你們兩人的財富逐漸減少,若不及早做打算,回去後又如何面對家人呢?願君能好好想想。」

甲乙二人也覺得有道理,但因捨不得與女子分開,依舊苟且度日。鴇母每次提出需求,他們就百般籌措。不久之後,連典當的財物也用盡了,鴇母就對他們冷嘲熱諷,甚至要下逐客令。

兩位女子見狀,對商人說道:「如何?你們當初不聽我們的話,現在終於落到了這一步。我們雖然不幸,淪落風塵,但這並非我們的本願。承蒙你們對我們情深義重,結下的誓盟,銘刻於心。我們相信你們只是暫時落魄,絕不會長久困頓,不如暫時告別,各自努力東山再起。我們誓死等待,日後定會報答你們!」說完,她們各自贈送了商人五十兩白銀,催促商人早日離開。

甲乙二人無奈,只得接過銀子,揮淚而別。當時年關當前,他們先在一家小酒館買酒禦寒,並買了些點心充飢。由於心情煩悶,兩人飲酒過後竟忘了帶走贈金,直到回到住所才發覺,急忙回頭尋找,卻已不見蹤影。

旅店老闆催促他們繳納住宿費,他們只好典當衣物,最後行李全空,陷入困境。他們不得不行乞,晚上就借宿於一座古廟中。因為愧見兩位女子,連她們的門也不敢靠近,每次都繞道而行。到了除夕這天傍晚,兩人拾得幾根枯枝,在路旁燃火取暖,相對唏噓而嘆。

甲忽然在腰間摸到一文錢,嘆息道:「如今巨資散盡,留著這最後的一文錢又有什麼用?倒不如丟掉算了。」乙聽到後突然心生一計,趕忙撿起那枚錢說道:「這就是我們僅存的希望。天留給我們這最後的生機,誰知道這是不是困境將盡、好運復來的徵兆呢?」隨即,乙帶著錢起身,說道:「你先等等,我自有辦法。」甲不明白乙能有什麼辦法。

過了一會兒,乙回來了,手中帶著竹片、草莖、一些舊紙和雞羽鴨毛。甲問:「你這是要幹什麼?」乙微笑著摸出一些麵粉,加了一點水,開始調成漿糊。然後,他在火光中,將草莖纏繞在竹片上,用破紙覆蓋,再粘上雞鴨的羽毛。不一會兒,一隻仿真的鳥就完成了。甲看了之後說道:「我們如今身處困境,你竟然還有心思做這種兒戲?」乙只是笑笑不說話。整晚,他們做了二三百個這樣的鳥形小玩物。

天一亮,乙把一半製品交給甲,邀他一起去玄妙觀。他告訴甲:「放心跟我去,自有辦法。」甲姑且隨他前往。

玄妙觀是蘇州著名的遊覽勝地,尤其新年、春天時節遊客雲集。到達後,他們看到那附近已經仕女成群。婦孺見到他們帶來的這些仿真鳥形玩具,紛紛搶購。每個玩具賣十幾文錢,不一會兒就全部賣光了,一共收入五千多文。此時,甲才歎服乙的靈機巧思,欣喜萬分。他問乙:「那一文錢怎麼用的?」乙笑答:「竹片、草莖、破紙、雞鴨毛都是從市面上撿來的,那一文錢買了些麵粉,正好足夠了。」說完兩人相視大笑。

他們把製作的各種仿真人物、花草等玩具拿到蘇州著名的遊覽勝地去販賣。(示意圖)(Shutterstock)

從此,他們添置了各色紙張和雜色雞鴨羽毛,開始製作各種仿真人物、花草等形象的玩具。兩人每天晚上製作,白天則去玄妙觀出售。自春天到夏天,短短百日,共積累了三千多貫錢。於是他們改變計劃,開始囤積貨物,每次交易都非常順利。不到兩年時間,他們積累了數萬資產。隨後,他們在蘇州城的閶門開設了一家布店,並在店門上寫了三個大字——「一文錢」,以此來銘記他們的發跡的起源。

他們各自拿出一千兩銀子幫助當初結識的兩位青樓女子脫籍,女子們也拿出自己的積蓄協助他們一起經營。幾年之後,他們已富甲一方,便派人回到徽州迎接家屬來團聚。兩家約定世代聯姻。閶門外泰伯廟前,布店門口懸掛著「一文錢」的大字,鑠鑠金光,照耀著過往行人的眼睛。

這兩個恣意揮霍人生的徽州商人,沉迷青樓,幸好遇到的是有情有義的青樓女子,終於迷途知返,在困境中找到生機。他們記取人生教訓,把發跡的「一文錢」的經驗傳承後代,使得家族生意興旺了二百餘年。安逸的順境是失敗的溫床,嚴酷的逆境才是成功的搖籃,這人生的道理在這兩個徽州商人身上得到了印證。話又說回來,如果這兩個商人遇到的是絕情絕義的青樓女子,他們後來的人生還會一樣嗎?@*#

資料來源:《里乘》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再連破二陣之後遼軍對接近宋軍大本營的各陣加強兵力防守,對此穆桂英及楊宗保又找來將士們商議後續破陣對策,各路將士到齊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後台徐徐走來,正是本臥病在床的楊延昭。
  •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有兩虎驟然奔至,狼群嚇得四散奔竄。
  • 這些昧了良心、只認錢財而草菅人命的賊寇,長久以來盡幹壞事,以為人不知鬼不覺的逍遙法外,可「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那城隍感動於朱公的仁民、愛民胸懷,利用夢境以詩謎點化因而破案,冤情得以昭雪。所以為人得安分守己才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