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美中博弈 賀錦麗和川普策略大比拼

人氣 5392

【大紀元2024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韓江綜合報導) 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賀錦麗發誓要讓美國在21世紀戰勝中共。而共和黨總統提名人川普也表達過同樣的願望。第47任美國總統的兩名競爭者,在戰勝中共的策略上,誰更勝一籌呢?

8月22日晚上,在正式被提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之後,賀錦麗表示,要讓「美國,而不是中國(中共),贏得21世紀的競爭。我們(要)加強,而不是放棄我們的全球領導地位。」

她說,未來作為總統,她將捍衛美國的安全和價值觀,「在民主與暴政的持久戰中,我知道自己的立場——也知道美利堅合眾國的歸屬」。

這呼應了拜登在2021年4月在國會演講時說的話:「我們正在與中國和其它國家競爭,以贏得21世紀的勝利。」

在那次演講中,拜登提出了一項旨在增強美國國家實力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內容包括從免費大學教育到增加研發投資。目標很簡單——抵禦中共的挑戰。

20世紀末開始,美國在經濟、科技上幫助中國,向中國提供技術培訓,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然而,近年,美國已經將中共視為最大的對手。

2022年10月,拜登政府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說,中共是美國唯一的競爭對手,因為中共「既有重塑國際秩序的意圖,也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來實現這一目標」。

2020年5月,川普政府發布的對華戰略文件解釋了美國立場轉變的原因。文件說,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互動的增加並沒有像美國希望的那樣,將中國引向一個以公民為中心、自由開放的社會。相反,中共利用自由開放的國際規則,尋求改變國際秩序以符合中共的利益和意識形態。中共不斷擴大使用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來迫使各國默許其行為,損害了美國的重大利益,並破壞了世界各國的主權和尊嚴。為了因應北京的挑戰,川普政府採取了與中共競爭的策略。

7月15日,川普被正式提名為2024年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8月22日,賀錦麗被正式提名為民主黨候選人。迄今為止,兩黨在戰勝中共的主要議題上,各自有著怎樣的策略?

減少對華貿易

貿易可以說是美國對華政策議程中最關鍵的議題,反共立場得到了兩黨的支持。兩黨都同意減少對華貿易逆差以及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但他們的議程在實現兩黨目標的策略上有所不同。

川普: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

與拜登政府採用的更有針對性的策略相比,川普採取了更廣泛、更全面的貿易壁壘。他的貿易策略的核心目標是將被中國奪走的製造業就業機會帶回美國。

川普在2024年的競選資料中提議對大多數進口外國商品徵收普遍基線關稅,並提出一種機制,對被認為貨幣貶值或從事其它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國家逐步提高關稅。川普政府先前已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

川普還承諾透過採取一系列貿易壁壘來「結束對中國的依賴」,其中最極端的是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該提案得到了美國眾議院中國共產黨特別委員會(CCP)等兩黨機構的支持。

除了考慮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外,川普還承諾通過一項四年計劃,「逐步停止從中國進口所有必需品」,包括「從電子產品到鋼鐵到藥品的所有產品」。

拜登賀錦麗:中國電動車關稅提高到100%

拜登政府與川普政府一樣堅決遏制對華貿易,但拜登的做法更具針對性。拜登尋求瞄準某些策略領域,例如再生能源、關鍵材料、半導體和醫療保健產品等。

2024年5月,拜登政府對來自中國的14類進口商品提高關稅。其中包括將中國製造的電動車的關稅提高4倍至100%,以及將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等商品的關稅提高一倍至50%。

賀錦麗公開的談話表明,她在對華貿易問題上與拜登政府基本上持相同立場。她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節目《面對國家》採訪時表示,美國對華政策「不是脫鉤,而是去風險」,表明她支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遏制中共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已成為川普和拜登政府時期美中關係的另一個關鍵戰場。美國聲稱中共透過強制技術轉移和企業間諜活動等做法獲得了不公平競爭優勢,並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川普和拜登政府都採取了措施來遏制中共的技術和軍事發展。

拜登政府:對中國半導體實施出口限制

拜登政府在遏制中共技術能力方面可以說比川普走得更遠。2022年10月,他對中國先進計算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和超級計算產品實施全面出口限制。

出口限制旨在遏制中共獲得生產下一代先進武器系統所需的先進積體電路所必需的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開發和生產高端先進計算半導體的能力。

除了限制對華技術出口外,拜登政府還向盟友施壓,要求他們也這樣做。2023年1月,日本和荷蘭在與美國達成協議後宣布對中國半導體設備進行出口管制。

拜登繼續擴大黑名單。截至2024年5 月,又有319家中國企業進入實體名單。

賀錦麗跟硅谷聯繫緊密。但到目前為止,她的政綱並不被外界熟知。大多數預計是,賀錦麗會繼續拜登的對華以及科技政策。

川普:抓捕大學學術間諜

2018年,川普發起「中國倡議」,作為其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這是一項針對在美國工作的中國學者和研究人員的反間諜措施。「中國倡議」允許美國司法部(DOJ)調查和起訴學術間諜,例如實驗室、大學和國防基地的中國研究人員,「他們被拉攏從事違背美國利益的技術轉移」。

然而, 民權組織批評該倡議對亞裔美國人進行種族定性和歧視,並「助長了不寬容和偏見的言論」。2022年,拜登領導下的司法部放棄了「中國倡議」。

川普嚴厲譴責了司法部關閉該計劃的決定。他表示,如果他贏得選舉,他將擴大遏制中共間諜活動的努力。

除了反間諜政策建議外,川普還承諾頒布「激進」的新法規,限制中國對能源、技術、醫療用品和電信等重要基礎設施的所有權,並迫使中國企業出售其持有的股份。

川普在任期內將三百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名單」,其中包括中國主要科技公司中興通訊、中芯國際和華為。這一黑名單使得美國企業幾乎不可能向它們出售產品。

川普還表示,他將實施簽證制裁和旅行限制,「以阻止中國取得美國機密」。 2020年5月,川普暫停向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大學有聯繫的中國研究生發放簽證。拜登維持了暫停簽證的決定,直到2023年中國學生仍然被拒絕簽證。

地緣政治和外交關係

在外交關係上,川普和拜登都對中共持強硬態度。但是川普傾向於一對一外交,拜登強調跟盟友合作,對抗中共。

川普:美國優先

川普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共採取強硬立場,主張增加美國在該地區的海軍存在。2020年7月,他的政府宣布將拒絕中共在南海的幾乎所有領土主張,並提到北京在爭議海域的「霸凌行為」。

在台灣問題上,川普勇於打破中共設立的「紅線」。2016年,川普成為自1979年以來首位與台灣總統直接對話的美國總統或候任總統。他增加了美國海軍在台灣海峽的巡邏,並推動向台灣出售更多武器,但他表示台灣應該為美國的保護付費。

川普7月份在接受《彭博商業週刊》採訪時表示:「台灣應該向我們支付國防費用。」 「你知道,我們和保險公司沒有什麼不同。」

他也對台灣在晶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表示不滿,聲稱台灣「搶走了我們的業務」。

這反映出川普在外交上的「美國優先」思想。另外一個「美國優先」的例子是,川普威脅退出北約,除非各成員國繳付足夠的會費。北約32個成員國中約三分之一的國防開支目前沒有達到該聯盟設定的GDP 2%或以上的目標水平。

拜登政府:聯合盟友對抗中共

拜登和賀錦麗在南海和台灣問題上,不懼挑戰中共。

2022年5月,美國國務院更新了有關台灣的情況說明書,刪除了承認「一個中國」立場和不支持台獨的內容。2022年5月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會上,拜登表示願意以軍事手段保衛台灣。今年4月,拜登簽署了一項法案,包括向台灣和一些亞太國家提供8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今年6月,拜登在接受《時代》採訪時重申,美國不排除使用武力保衛台灣。賀錦麗也支持美國繼續對台灣提供軍事援助。

週一(19日)民主黨通過的黨綱指出,拜登總統將堅定不移地致力於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這符合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以《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導——以繼續確保雙方不會單方面改變現狀。

此外,賀錦麗2023年9月出席美國—東盟峰會,會見了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她表示美國捍衛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

拜登主張聯合盟友合力對抗中共。比如,在他上台之後不久,他就跟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舉行四方會談,重建與亞洲民主國家的聯盟,並透過北約與歐洲民主國家重建聯盟。國務卿布林肯在首次訪問歐洲之際,在北約總部重申美國對北約的承諾:「我們有不可動搖的誓言:美國完全致力於北約。」

拜登認為,美國跟中共之間的競爭不純粹是權力鬥爭,而是民主政府體制與專制統治體制之間的準意識形態鬥爭。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王友群:川普彭斯當原告 美國大選有大事
【役情最前線】習智囊自曝收買美高層 驚動川普
誰當選美國總統 對未來房市更有幫助?
組圖:賀錦麗川普亞利桑那蒙大拿競選造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