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波士頓報導)美國最高法院2023年6月裁定,大學招生時重視學生種族的「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政策違反《憲法》。採用新招生政策後,麻省理工學院(MIT)今年入學新生的亞裔比例顯著增加,達到將近一半。而其他各族裔的新生比例都有所降低。

今年8月21日,MIT公布了2028屆本科生入學數據,顯示47%的本科生都是亞裔美國人,顯著高於2024–2027屆的平均值41%。
與此相對,非裔和拉美裔的新生比例顯著降低。其中,非裔新生的比例從13%降低到5%;拉美裔新生從15%降低到11%。白人新生的比例則略微變化,從38%減至37%。
MIT今年總共有1,102名本科生入學。校方根據學生自行報告的性別和種族身分,統計出了這些數據。今年該校錄取的國際學生來自59個國家,占新生總數的比例為11%,略高於2024–2027屆的平均值10%。

亞裔團體樂見「擇優錄取」
美國亞裔教育聯盟 (Asian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簡稱AACE)主席趙宇空說,看到MIT亞裔學生比例的增加,該聯盟的成員們感到非常激動。
「擇優錄取和機會均等又回到了美國的大學中,這讓我們非常激動。」他說。
趙宇空說,這對美國的亞裔學生來說是一個勝利,同時也是美國的勝利。「我們高科技的理工人才嚴重短缺,我們的亞裔恰好有這方面的強項,這對於增強美國的國力、高科技競爭力呢,也是一個非常令人高興的消息。」他說。
關於MIT非裔和拉美裔學生比例的減少,趙宇空則說,這種情況暴露了美國許多城市中小學教育嚴重落後、教育政策失敗的問題。
「我希望美國社會要向這些失敗的政客問責,提高黑人和西裔孩子的教育質量,讓他們合格地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或同類的一流大學。」趙宇空說。
他表示,衷心感謝公平錄取學生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簡稱SFFA)及其創辦人布魯姆(Edward Blum)發起反對大學招生考慮種族的訴訟,與支持這一起訴的三百多個亞裔組織共同爭取平等教育權益;也感謝最高法院的法官們做出裁決。

最高法院裁決 影響入學數據
MIT招生和學生金融服務主任施米爾(Stu Schmill)對MIT新聞網表示,新生族裔的比例變化,主要是因為最高法院去年的裁決禁止了高校在招生流程中考慮種族因素。
「我們早已估計,這項裁決會導致歷史上代表性不足的種族和族裔群體被MIT錄取的機會減少。這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施米爾說。
SFFA此前將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告上法庭,指控高校在招生流程中考慮種族因素的政策違法。
在最高法院的多數意見中,大法官托馬斯(Clarence Thomas)將平權行動政策描述為「無舵的、基於種族偏好的,旨在確保進入班級的特定種族混合」。
哈佛大學今年早些時候公布的新生錄取數據中,並不包括學生的種族比例。直到8月21日為止,該校尚未公布入學新生的種族數據。北卡羅來納大學也尚未公布今年新生的種族數據。◇
責任編輯:馮文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