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紐約市憲章修訂委員會(CRC)昨天(7月23日)發布《2024憲章修訂委員會最終報告》(以下簡稱《最終報告》),該報告列出了11月普選時將對《紐約市憲章》進行五項修訂而需要公投的議題,但沒有把是否「廢除紐約市庇護城市法律」的議題列入公投。

今年6月紐約市議會常識黨團(Common-Sense Caucus)致信紐約市憲章修訂委員會,要求將是否支持廢除紐約市庇護城市法律的議題列入今年普選時進行的公投。
「憲章修訂委員會」7月22日於王后區中央圖書館舉辦公聽會,多位市議員和公眾表達了支持或反對的意見。在這場公聽會的第二天,紐約市憲章修訂委員會發布了這份最終報告,裡面沒有把是否支持廢除庇護城法律的議題列入今年11月公投。
「憲章修訂委員會」在《最終報告》中進行了解釋。報告說:「考慮到這一領域反覆採取的行政和立法行動,相關州法律的司法構建,以及新移民湧入紐約市所帶來的持續和變化不定的挑戰,委員會認為目前不適合就這一重要領域提出公投問題。」
對該決定,推動今年公投的紐約市議員霍頓(Robert Holden)發表聲明表示,「憲章修訂委員會錯失了糾正庇護城市法律失誤的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在普通紐約市民無法出席的情況下安排聽證會,並無視數百份要求廢除該法的書面請求。在我們的邊境漏洞百出,恐怖分子悄悄潛入的時候,不將此列入選票是一個巨大的失敗。這不過是作秀。」
《最終報告》列舉了紐約市作為庇護城的相關法律有哪些:紐約市的庇護城法律始於1989年時任市長郭德華(Ed Koch)發布的一項行政命令(第124號行政令,現已不再有效):市政府雇員不得將移民身分信息傳遞給聯邦移民當局,除非移民涉嫌從事犯罪活動。
2003年,彭博市長發布兩項行政命令(第34號和第41號行政命令,至今仍有效):警察局不得詢問犯罪受害人、證人或其他尋求警察幫助的人的移民身分;紐約市執法部門除非在調查無證移民的非法活動,否則不得詢問個人的移民身分;2011年市議會通過地方法律(2014、2018年增加了新限制)——禁止紐約市與聯邦移民執法當局合作,除非執行聯邦移民執法局獲得的司法逮捕令,否則市府工作人員不得協助移民執法局。
另外,2018年紐約州上訴法院的一項裁決解釋了紐約州法律,禁止地方執法部門根據移民執法局的拘留請求和行政逮捕令來扣留和拘留個人,除非修改州法律或紐約州最高法院另有規定。
7月22日在王后區公聽會上作證的紐約同源會主席黃友興接受採訪表示,在公聽會上,當委員會主席詢問在座有多少人支持取消庇護城法律的時候,「會場內的大部分人士都舉起了手」。
黃友興說,庇護城法律是郭德華市長留下來的,當時沒有邊境大開的問題,現在邊境大門敞開,什麼人都可以進來,紐約市沒有足夠的資源來解決開放邊境帶來的移民問題,值得修訂委員會重新審視現行的庇護城市法律,並將其廢除,以滿足當今的需求。但會上有多位市議員作證說,把是否取消庇護城市法律的議題列入11月公投,時間上比較倉促,反對聲音不少,也有議員提出放到明年市長選舉年再考慮,那就看明年的情況會怎麼樣。
憲章修訂委員會將於7月25日在布碌崙公共圖書館舉行的會議上,對《2024憲章修訂委員會最終報告》進行表決。
責任編輯:鄭樺